《万里归途》12个细节解读,轮盘赌小把戏,叛军害怕摄像机

2022-10-07   随心自在

原标题:《万里归途》12个细节解读,轮盘赌小把戏,叛军害怕摄像机

《万里归途》公开后,一般评价为“真实”。 也就是说,可能是因为写实,不像动作电影那样合乎逻辑。 此外,由于剧情涉及国际法和外交常识,一些观众对电影细节的理解出现偏差。

本文有权从《万里归途》剧中找出12个值得关注的细节,进行详细解读,以供参考。

一.宗大伟与成朗矛盾的原因

领保中心的宗大伟和成朗本来负责信使的任务,把外交部的文件送到努美阿机场后马上同机返回,但两人给同胞让座,自己和撤退大部队一起去了。

到底是宗伟的妻子要生孩子,还是流产后的第二个孩子,两人关系还很紧张,他想赶紧回去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驻努美阿大使馆部署撤离海外移民任务时人手不够,需要懂阿语有经验的人帮忙。 如果放在过去,宗大伟会马上举手报名的吧。 他不仅有经验,而且是部里的先进个人,所以这个荣誉称号不仅是奖励,更是激励。 你谁也不去。

宗大伟内心不想去。 有孩子的爸爸会理解那种心情的吧。 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成朗主动提出申请,宗大伟一下子就闪了。

成朗年轻没有经验,还不会阿语。 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报名,等于当众给宗大伟丢脸,让他有点退缩。 毕竟他们俩这次是搭伙出行的,而且成朗只是七级随员,按军衔比一等秘书宗大伟差三级。 小兵冲锋陷阵不是我们的传统。 回到房间的话,你会把宗大伟的脸放在哪里?

相比之下,宗大伟想去却心乱如麻,觉得有点被逼到梁山去了,没有矛盾很奇怪。

二.学阿语的人

章宁嘲笑宗大伟多年的痛苦和疲惫是因为他在学习阿语。

如果你想去天堂,学习阿拉伯语吧。 去迪拜和多哈很帅。

想去地狱的话,学习阿拉伯语吧。 可以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也门、苏丹、索马里、利比亚等地积累战地招生经验。

三.第一个“面具人”

宗大伟怼章宁说:“长期戴口罩,真的成了你的脸。” 都说这个故事的原始出处是鲁迅先生,但也有人考证说鲁迅没有说。 (这种事情在网上很常见) )无论如何,口罩戴得太久了,就会长到脸上,还想剥掉。 除非是被划伤磨破了骨头。

“长戴口罩,真的成了你的脸”,在电影里出现了三次,这是第一次。 宗大伟怼章宁说,章宁看起来很敬业,多年来一直在非洲奋斗,带着妻子,收养了当地的孤儿。 但是,敬业这个口罩的背后,他不是想接参赞严行舟的班吗?

章宁生气了,不能说他不想接班。 他认为宗大伟误解了他。 章宁其实也很爱这个第二故乡,后来的剧本也出现了。

四.讨厌的外交官

宗伟为了给成千上万的同胞出境许可,不惜一切手段对付一丝不苟的边境官员。 也有人认为,就像张译不好、不善言辞的人一样,应该让他沉沦。

这就是空谈。 宗大伟本来就不是一个不善言辞的角色。 只是,没办法,只能笑着和边境官打交道,他和边境官都知道。 在那种情况下,宗大伟不能打人吧。

同样,边疆官员也非常心烦意乱。 宗大伟是外交官,持有外交护照。 即使边疆官员给他添麻烦,他也不能尊敬宗大伟,粗暴对待他,所以他说宗大伟是个“讨厌的外交官”。

五.努美阿司机爷爷

宗伟临时救人队有一位当地的爷爷,他善良慈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遗憾的是死于非命。

这位爷爷应该有原型。 当时宁波华丰建筑公司的936人被困在利比亚某城市。 他们在避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好在在一个路过的村子里遇到了庄家(大概是部落首领之类的),这个庄家对中国工人很热情,不仅安排饭菜,还找来了十辆卡车,把一千多工人带到了班加西。

我想这位司机爷爷的原型是利比亚某个部落的领袖。

六.华兴公司

《万里归途》获救的125名同胞主要是华兴公司的人,章宁的妻子白婳也是该公司的,这家公司的原型据说是华为,据说是中国建筑。

实际上,华兴公司的原型应该是前面提到的华丰公司。 他们当时被抢劫了好几次。 撤离期间,936人走了150公里的路,穿过沙漠,三天后到达班加西港,在那里与大使馆会合。

据悉,华丰公司在利比亚损失太大,资金流动不畅,公司运营困难,几年后宣布破产。

七.星光闪耀

宗大伟、成朗和司机爷爷一起开车去找华兴公司的白婳等时,响起了熟悉的旋律,电影院有人马上说《水手》。 当然,实际上是《星星点灯》,这两首歌的前奏很相似,确实很容易混淆。

观众说《星星点灯》这首歌是《万里归途》最轻松的时刻,也有观众说这是让人落泪的时刻。

其实郑智化创作《星星点灯》是一种内在的表达,但从歌词的字面上看很适合《万里归途》,开车驰骋沙漠也是一首很合适的歌。

八.不应该说

在决定是否向华兴公司员工透露真相的问题上,宗大伟和成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宗伟认为最好不要说实话。 成朗觉得应该告诉他们真相,目的地可能只是个洞。

从现实来看,宗大伟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 穿越沙漠需要信念和团结,所以人心散了,队伍就很难带走。 不管结果如何,先落实方案,再尽人事听天命。

以成朗的打法,球队中途发生争论甚至分裂,只是增加烦恼增加内耗,人心散了,反而变得危险。

九.第二个口罩

成朗用宗大伟的话讽刺宗大伟说:“长戴口罩,真成了你的脸。”表面上的意思似乎意味着宗大伟在说谎。 意思大概是“优秀员工”是宗大伟的口罩,他真的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

当然,成朗的话实际上没有道理。 宗大伟在这件事上的选择是有经验的表现,与是否是优秀员工无关,成朗显然是个不搭调的词。

十、两次俄罗斯轮盘赌

叛军首领穆夫塔和宗大伟玩了两次俄罗斯轮盘游戏,第一次,宗大伟怂,没有敢立刻玩,犹豫之中导致当地司机老大爷被杀,老大爷故意拿枪指向穆夫塔,其实也是为了救宗大伟他们,他认为,为了他不值得让宗大伟他们冒生命危险。

宗大伟第一次不敢玩俄罗斯轮盘赌很正常,他是外交官,平时上班的时候接触的都是文明人,就算接触军队也多是政府军,哪有叛军这么野的,再说了,要是年轻气盛没准儿他就玩了,可他已经是有家有舍有老婆孩子的中年男人,谁愿意跟这个命不值钱的外国叛军玩命。

还有一个原因,宗大伟是在叛军基地,他赢了也跑不出去,输了也白死,穆夫塔直接把他埋在沙漠里,到时候宗大伟的结局就是失踪,这上哪儿说理去。

开个玩笑,当时王迅饰演的刘明辉不是在现场吗?让他上啊,这小子曾经在枪里装了五颗子弹都没输。

第二次则不同了,那是在努米亚和图利斯的国境线上,对面图利斯那边已经过去了很多人,人多壮胆不说,关键是就算是死了,也有人作证宗大伟是为了营救同胞牺牲的。

十一、第三张面具

网上有一个争论,宗大伟在俄罗斯轮盘赌第六枪之前是否知道枪里没子弹。

按照剧情,他应该是知道的,因为穆夫塔第五枪没响,证明他已经赢了,但在已经赢了的情况下,穆夫塔却突然改口不让宗大伟开第六枪。

在那一瞬间,以宗大伟的反应能力和经验,他应该能判断出枪里极有可能没子弹,他抢在穆夫塔话说完之前就扣动扳机,就是要让穆夫塔出丑。

宗大伟对着穆夫塔说了片中第三次:“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脸了”,这话表面上看当然是穆夫塔的装扮,他确实有一张面具戴在脸上。

内涵意思也很明显,穆夫塔的俄罗斯轮盘赌就是一个小把戏,忽悠人用的,他是用这种手段给他的手下灌输一种“神庇佑他”的思想,这套把戏在两千多年前陈先生和吴先生就玩过,后来洪先生和杨先生还因为这种把戏玩过火了导致大开杀戒。

所以,当穆夫塔的手下看到枪里没子弹时,那心情简直了,活活被忽悠了这是,别人忽悠钱,穆夫塔这是忽悠命啊。

十二、穆夫塔不敢杀宗大伟

为什么面对摄像机和手机摄像头,穆夫塔就害怕了,乖乖放宗大伟离开。

在第一次玩轮盘赌那个地方,穆夫塔是敢杀宗大伟的,杀了之后往沙漠一埋然后死不认账,谁拿他也没办法。

但是,在努米亚和图利斯边境可不行。当时穆夫塔叛军已经占领了首都,从叛军变成了政府军,下一步他们要成为合法政权就必须得到国际上的承认,而宗大伟所在的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的“上三常”,得罪不起,到时候有啥事一个否决票就够你受的。

一旦穆夫塔杀害持有外交护照外交官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穆夫塔就等着国际制裁吧,到时候他还是叛军,没有合法性,这仗就白打了。

综上,《万里归途》是按照真实撤侨事件改编而来,在叙事上比较追求真实和细致,该有的细节一定要照顾到,在观感上可能不如战争片那样过瘾,但在真实感上却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值得观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