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乌克兰都将西方视为最大的底气,可事到如今西方却频频因为援乌而心生嫌隙,更有舆论因此怀疑西方欲抛弃乌克兰“自保”。虽然这只是猜测,但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的表态无非就是传达了这样的思想。
一直以来,德国都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着“金主”角色,尽管之前德国总统访乌遭拒一事,惹得德国政府极为不悦,但终究源于同美西方的多方联系,德国并没有因此放弃援乌的打算。 只是事到如今,局势较于以前已经大为不同,所以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不仅是德国政府有了一定的态度转变,甚至是整个西方内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声音。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政客”新闻网消息,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已经于近期开始与乌克兰方面,就如何确保俄乌双方会在未来尊重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展开讨论。也就是说,西方已经开始对俄乌冲突走到“停战”这一步进行考虑。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西方目前已经确定好如何解决乌克兰问题。
据该报消息,当地时间7月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德联邦议院表示,西方是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只不过这一系列措施必须根据乌克兰的“具体情况”而定。虽然他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仅仅只是称一切都还没有正式完成,无法将其具体化,但这言下之意明显就是在说,西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泽连斯基要啥就给啥。
虽然有舆论就此开玩笑称,这是西方被乌克兰屡屡将援乌装备拿去“贱卖”给伤透了心,但其实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似乎也可能就是透露着北约并未真心想让乌克兰加入的信号。
因为在朔尔茨被问到西方国家将会如何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时,他直接就给出了,这些措施不可能遵照北约宪章第五条。也就是说,乌克兰努力这么些年,如今更是搭上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仍然不能从西方获得“北约式的共同防御”保障。
所谓的北约“北约宪章第五条”,简而言之,就是当一个国家向某个北约成员国发起攻击时,可以被视为在向所有北约国家发起攻击。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在遭受了别国侵害时,其他北约国家也能以“自我防御”为由向进攻国家发起反击。
据悉,该条款自通过以来就被认为是加入北约主要的保障之一,也由此吸引了不少相对“脆弱”的国家,例如一些波罗的海国家。所以如此一来的话,直接意味着乌克兰至今仍然没有可能加入北约的机会。
虽然朔尔茨也表明了,德国会继续通过伙伴国家向乌克兰运送更多的武器装备,但他也做出了强调,称德国不会“单方面行动”,所有行动都将与北约进行协调。
不难发现,俄乌冲突爆发至今4月之久,国际舆论风向转变的越来越快,就连曾经坚持唱衰俄罗斯,认为此战“普京必败”的英国人都开始掉转画风了。英国前总参谋长丹纳特更是在日前直言道:乌克兰人是没有能力驱逐俄罗斯军队的。同时,北约内部呼吁停战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因此,美国“政客”新闻网之间就给出过,北约国家并不想直接卷入俄乌冲突,而是通过武器援助的方式间接支援乌克兰的立场分析。时至今日,该网站更是评论道,朔尔茨的态度会令乌克兰方面感到“沮丧”。因为这近乎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乌克兰无法再指望北约的直接军事支持。
所以不少舆论都认为,朔尔茨的话就是在传达西方已经对援乌一事身心俱疲,有意放弃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