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使?还是魔鬼?NASA确认“孪小星”轨道被永久性缩短32分钟

2022-10-12   星空天文

原标题:是天使?还是魔鬼?NASA确认“孪小星”轨道被永久性缩短32分钟

超额25倍!人类首次地球防御实验“大获全胜”。

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10月8日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孪小星”产生了一条数万千米长的碎片尾,且这条长尾的形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当时距离撞击发生已经过去了285个小时。 NASA / ESA / STScI / Hubble

9月26日发生在距离地球1100万千米太空中的惊天一击,结果出来了。今天,NASA宣布了“飞镖”任务,也就是所谓的“双小行星转向测试”的初步结果。双小行星中的卫星——“孪小星”“迪莫波斯”在遭到“飞镖”探测器的撞击后,其公转轨道周期,已从原来的11小时55分,缩短到现在的11小时23分(包括正负2分钟的误差)。足足高出预期“合格线”(73秒)25倍。

这一结论是NASA在对“飞镖”任务数据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分析后得出的。它标志着人类首次主动改变了一个天体的运行轨迹,并全方位地展示了基于“动能撞击”的地球防御技术。NASA局长将其形容为一个“分水岭”。

目前针对撞击的观测数据依然在不断涌来。研究人员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对撞击的效率进行测算。“飞镖”当时以每小时2.253万千米的速度撞向“孪小星”,撞击过程中至少有数吨的碎片飞溅而出,这些碎片飞向了与撞击相反的方向,产生了类似“后座力”的作用,额外推动了小行星飞行速度的改变。

要全面认识此次撞击实验的成果,还需对小行星的物理特性,比如表面特征,以及结构的松散程度进行了解。研究人员仍在对大量数据,包括伴飞小卫星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和研究。未来欧空局还将发射新探测器,近距离观测“飞镖”撞击给“孪小星”带来的影响,拍摄撞击后的“孪小星”表面,以及“飞镖”留下的撞击坑等。

参考

NASA Confirms DART Mission Impact Changed Asteroid’s Motion in Space

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confirms-dart-mission-impact-changed-asteroid-s-motion-in-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