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分析”2024-2029年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细分产品碲化镉分析

2024-06-23   前瞻网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拓日新能(002218)、上海电气(601727)、深赛格(000058)、明阳智能(601615)、隆基绿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协鑫集成(002506)、宝馨科技(002514)等。

薄膜电池细分产品结构

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衰减低、重量轻、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适合与建筑结合(BIPV)等特点,目前能够商品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砷化镓(GaAs)等。

薄膜电池细分产品转化率对比

根据CPIA数据,当前,全球碲化镉薄膜电池实验室效率纪录达到22.4%,组件量产最高效率达19.7%左右,产线平均效率为15-19%;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纪录达到23.35%,组件量产尺寸最高效率达17.6%(≥0.72m2,全面积组件效率)左右,组件产线平均效率为14-17%。目前国内组件转换率在碲化镉领域略低于全球水平,而CIGS领域则与全球水平基本一致。同时,钙钛矿在实验室与量产组件转换率方面更有优势。

碲化镉组件产量增长明显

CdTe薄膜太阳电池市场份额远低于晶硅电池,尤其是2012年以来,由于晶硅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以First Solar为首的CdTe电池企业减少产能,出货量增速趋于停滞,份额持续萎缩。但2019年来随着新一代产品的成本大幅下降,CdTe电池出货量有望迎来又一轮的高速成长期。根据CPIA的统计,2018年,全球CdTe组件产量为2.7GW。到2022年,产量已大幅增长至9.12GW,2023年突破11GW。

碲化镉电池——发展前景明确

从全球来看,碲化镉是商业化较为成功的薄膜电池。CdTe材料带隙宽度约1.5eV,与太阳光谱更匹配,其理论效率达32%,高于晶硅,具有较大的降本潜力。目前国内碲化镉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达20%,商业化组件效率达到17.0%。此外,CdTe电池可以便捷地与建筑材料结合用于BIPV市场。鉴于以上优点,碲化镉电池的产能仍然处于扩张阶段,CdTe电池仍是未来几年发展前景明确的薄膜电池技术之一。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