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战“疫”的疏浚力量

2022-02-17   英才杂志

原标题:津门战“疫”的疏浚力量

国内首次爆发的本土奥密克戎疫情在天津得到有效控制,大家过了一个安心的春节,即将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作为天津本土企业,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天津疏浚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有序应对,全体员工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在抗疫大潮中散发着属于天津疏浚人的光和热。

快速反应,筑牢抗疫基础

疫情爆发当天,由天津疏浚党委下发的《关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第一时间出现在公司各个工作群内,迅速响应了天津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对加强公司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整体安排。

傍晚,天津疏浚总部二楼食堂便排起了一支整齐有序的队伍,队伍里的大家佩戴口罩,间隔一米,队伍的终点有两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挨个为大家进行核酸检测。这是考虑到既要保障公司正常运转,更要保障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为第二天要来公司值班的员工们进行集体核酸检测。“说是应急,其实已经是常态了。”办公室副主任魏新亚介绍道,考虑到公司员工经常需要出差的企业特殊性,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在公司党委支持下,公司与专业核酸检测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联系,仅2021年就组织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14次,覆盖员工3000余人次,为大家建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

天津疏浚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核心作用,发挥好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作用,及时召开疫情防控专项会议,讨论具体措施,制定防控方案,对公司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安全生产和防疫物资采购等工作分解细化,压实责任。天津疏浚工会充分发挥“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的表率作用,持续关注疫区一线人员需求,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指导配合基层工会做好疫情期间的全员防控、困难帮扶等工作。

测温扫码、错峰用餐、定时消杀、视频开会……一项项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地被落实执行,除了稍显冷清的办公楼和空气中挥散不去的消毒水气味,一切似乎都和以往没什么不同,各项工作都在正常有序地运转着。“这些工作都是包括在我们疫情防控体系内的,今年我们进行了桌面演练2次,以及‘脑海演练’无数次。”魏新亚自豪地说。

按照天航局和天津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天津疏浚党委设置了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制定了《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总部大楼“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和控制应急处置方案》等方案,并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时时动态调整防疫举措,常态化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持续织密疫情防控防线。

党旗飘扬,彰显抗疫精神

天津疏浚南港项目部距离疫情爆发中心的津南区只有不到40公里。项目部高度重视此次疫情,立刻启动防控预案,积极联系属地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预约,并对全体人员进行活动轨迹排查,同时积极对接业主,加强船岸沟通,充分利用施工船舶换岗间歇进行船员核酸检测,在保障施工生产不停歇的前提下,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项目部在岗员工21人、施工船员84人的全部检测工作。

在确保项目无一人感染后,为积极响应天津疏浚党委号召,贯彻落实团中央和上级团委的部署要求,南港项目党支部、团支部秉承“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理念,组成天津疏浚“蓝马甲”青年志愿服务队,加入到属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大军中,从“蓝马甲”摇身变成“大白”,充分展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责任担当。

因人手紧张,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主动放弃轮换休息时间,全员时刻待命,哪里缺人就去哪,搬运防疫用品、统计采样数据、维护现场秩序、入户摸排登记、运送隔离物资……“这群‘蓝马甲’就是我们检测现场不可或缺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能往哪里搬。”他们的任劳任怨、认真负责赢得了现场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尽显央企责任担当。

疫情期间,天津疏浚党委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鼓舞了越来越多的党员职工挺身而出,积极主动奔赴津门战“疫”前线。

党员郑楠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河西区志愿者队伍中。“第一次大筛的时候登记的人太多,系统崩溃了,信息没法录入,那么多居民还排着队,只能靠我们先手写。”北方的冬天室外,寒风呼啸,零下低温,写了不到一组人,郑楠的手就冷到失去知觉。原本是一个平时洗完手都要擦护手霜的小姑娘,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用冻僵的手坚持着一笔一划地为居民们做信息登记。她说:“在场的人哪个不冷?我不能给大家拖后腿。”

“姑娘、小伙儿,这么冷的天,得照顾好自己,注意保暖啊!”“谢谢志愿者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居民的关心和问候,驱散了疫情笼罩的阴影,大家送来的热水袋、暖宝宝,更是为寒冬增添了些许暖意。“这场疫情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身为党员,能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十分光荣。”这些天的经历为郑楠带来许多挥之不去的感动,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众志成城,凝聚抗疫力量

疫情爆发后,天津疏浚严格执行“非必要不离津、非必要不进津”原则,第一时间停止了所有在津单位、船舶及居住地在天津的一线员工休换班工作。

留在天津的亲朋好友,成为在外工作的公司员工内心最强烈的牵绊。正在日照岚山港施工的“天吉”船刘超一听说疫情爆发的消息,便急忙给妻子打电话询问情况,却一直没有接通。半天以后收到回电,才得知身为检验医师的她已经在核酸检测基地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了。担忧、心疼、钦佩、自豪等诸多情绪交杂在他心头,最终化为一句:“天津加油,你也加油!”

每当疫情来临的时候,员工张佐权就格外紧张。他的妻子作为医护人员,从参与援鄂医疗队到支援海关防疫,再到驻守隔离点,一直都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以前是作为船员的我在海上漂泊,她将家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是她去守一方平安,我在家里盼她早日归来。”作为天津市最美抗疫家庭,张佐权十分支持和理解妻子的工作,“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咱们一起,把奥密克戎消灭!”

“老婆,你在家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实在处理不过来可以找公司工会帮忙……船上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都很充足,你放心。”正在天津南港施工的“天达”船朱建辉打电话告知妻子自己要推迟休班时叮嘱道。原本五年没回家过年的他打算今年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九十多岁的父母,然而年前的这场疫情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他决定继续坚守岗位,遵守公司暂停休换班规定,配合政府疫情防控部署。

纵使有万般眷恋和不舍,天津疏浚员工和家属们在危难时分依然选择勇毅前行,他们把微光凝成火炬,照亮了黑夜的路,驱散了寒冬的冷,传递着直面疫情的勇气和希望。

当前,天津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们的思想之弦仍然紧绷,为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全力奋战,为共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贡献疏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