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位院士!李林:我爸爸是院士,我老公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2022-08-18   史镜说

原标题:一家3位院士!李林:我爸爸是院士,我老公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对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来说,最骄傲的可能不是他的科研成果,或许会是他最宠爱的女儿李林。李林不仅在生活中乖巧可爱,更是继承他的科学家身份,为中国高温超导事业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四光时常欣慰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儿 ,对自己的女婿也是十分肯定!在我们大众看来,和谐美满的家庭背后还能出现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失为一段传奇佳话。就连李林自己骄傲的说:“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父女恩情

李林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很受父母的宠爱,但小李林并没有因此而娇纵任性,而是虚心求学。她出生的时候,李四光刚刚过完自己三十四岁生日,那一天,李四光真的是红光满面,脸都笑开了花。父亲李四光给她取得名字很秀气——李熙芝。

李熙芝小时候体弱多病,这让父母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李四光的妻子是个音乐教师,从小李熙芝就是在音乐的熏陶下度过,母亲也希望她能够学习钢琴,继承自己的衣钵。然而事与愿违,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来说,母亲的思想灌输远比不上父亲不经意的提起,父亲挂在嘴边说的哪些地质名词更吸引她的好奇心和更多的注意力。

李熙芝真正改名为李林是在她14岁那年,为了成功报考高中,她想起了父亲当年也是在十四岁那年改名字的经历,父女之间心有灵犀,于是小熙芝也学着父亲一样改了名字。恰逢,抗战爆发,他们为了躲避战乱,举家搬到了当时相对安全的桂林。地名给予她灵感,于是她改名为李林。

上了大学的她,本意是想当一名医生,但是父母考虑到贵阳离家太远,她也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于是她和父母共同商量,报考了广西大学。意外的是,广西大学没有医学系,在父亲李四光的建议下,李林进入了机械专业。虽然不太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她还是认真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奖学金,去了伯明翰大学留学,这是她父亲曾经读过的学校。身为院士的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颇有建树,因此他也希望女儿能够学力学,并推荐她学习弹性力学。

但是秘书打字时因为马虎错把E打成了P,使得弹性力学变成了塑型力学(Plasticity)。

从此李林开始了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仅仅一年后,她就完成了硕士论文,因为成绩优异,她还评上了奖学金,继续攻读物理冶金博士学位。因此,李林是中国第一个用投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女性科学家。

夫妻情缘

李林的丈夫邹承鲁,出生在江苏无锡,也是一名极其优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是在西南联大化学系成功完成大学学业,转身去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成绩斐然。

邹承鲁为人正直,喜欢用最简单的话语和人交流,不喜欢委婉。在研究上更是一丝不苟,爱国之心也从不停止。他在英国深造了5年后,毅然决然地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为祖国的酶的研究领域做贡献。

两个人从相知到相爱,除了二人心意相通,更有一个机会契机。为了更好的联系留学生之间的关系,剑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举行了一场同学聚会。在这个晚会上,邹承鲁和李林一起合唱了《松花江上》,动人的歌词,悲怆的旋律,使得他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两人的专业类似,抱负相同——学成后回报祖国。因此经常一起探讨学习,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日久生情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一点问题没有,在一个月色美丽的夜晚,邹承鲁勇敢的向李林表白了,心里同样喜欢邹承鲁的李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两人也开始了甜蜜而又充实的留学生活。

李林和邹承鲁都是胸有大志的人,虽然两人的感情很好,但在学业上二人也并未放松。他们没有因为学业繁忙而生疏,更没有因为在一起时间少而在学习上放松了警惕。这一点让李四光非常认可,他更相信自己女儿的选择 。通过接触,岳父对这个准女婿非常满意。

1949年8月25日,李林和邹承鲁在伯恩茅斯海边完成了两人的婚礼,主持人正是他俩的父亲——李四光。李四光以一个科学研究上的长辈和生活中父亲的身份为两人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至此,一个简单的四口家庭诞生。让人没想到的是,

一家子中竟然有三位都是中国最优秀的科学院院士!

晚年生活

回国之后,李林先是以铁代钢,改造金属性能。后来在钱三强的建议下,改行研究原子能相关的金属材料。就当她研究成绩斐然的同时,国家又交给她一项艰巨的任务——从事超导材料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

一间简单的办公室,配有两台电脑,这就是李林和丈夫一起工作的地方。大量的研究工作,让夫妻二人,几乎很少有时间说话。丈夫邹承鲁对近代中国生物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建立了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

妻子李林三次改行,三次取得成就,最后年过半百的李林凭借自己设计的吸气溅射仪,第一次让世界看见中国的超导技术,第一次让祖国和人们记住了这位女性物理学家。国家鉴于夫妻二人贡献突出,同时授予二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

这二老也确实做到了为祖国鞠躬尽瘁,晚年生活中也依旧坚守岗位回归校园,他们带领的博士生研究生也不计其数,代替他们继续在祖国的考研领域继续战斗!

一家出现三位科学院院士这在普通人眼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个遥不可及的名誉。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却是那样的普通,不过寻常。他们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却还是那么的低调谦逊。这种爱国情怀和科研态度,永远令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