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其实打骂孩子只是父母没有方法

2022-02-13   沫沫的静好岁月

原标题: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其实打骂孩子只是父母没有方法

这两天,有位妈妈私信我:“为什么孩子总是那么调皮,不听话?总是要把自己惹得火冒三丈,对他非打即骂,他才能够略微收敛或者改变?”

我问她:“孩子多大?”

她说:“7岁。”

我再问她:“孩子仅仅是调皮,还是处处不听话?”

这位妈妈问我:“有区别吗?”

我解释:“你仔细想,有没有区别?调皮是孩子的本性,也是孩子思维活跃的象征之一;处处不听话,是压根儿就没有听话的时候,哪怕不调皮,也不听话。”

这位妈妈想了好一会儿,才回复我:“孩子就是不听话,怎样都不听话。只有打骂过后才会有所收敛。”

我继续问她:“你打了孩子之后,他就再不犯同样的错了吗?”

妈妈立即回答:“当然不是啊,要是不犯错了,我不就会没有烦恼了?事实上,每次打骂过后,只能安稳一段时间,过去是几天,现在是一小会儿,我这边气还没有消,他已经依旧我行我素了。所以我才更生气啊!”

我反问她:“假如孩子长到十几岁,长得比你高、比你壮,却没有把不听话这个问题扭转,那你还打得了吗?”

妈妈自然而然地反馈:“他是我儿子,我是他妈妈,长到100岁,我说打他,还是照打不误!”

唉!多少家庭矛盾、亲子战争,就是由此而来。

当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就会对孩子没有基本的尊重感、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却自以为是的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否则就会非打即骂;长此以往,孩子从不反抗、从不叛逆才真的会有问题,好不好?

而一个在打骂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难免总是处在忐忑不安中,天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任何安全感,就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负面行为:比如不敢再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比如习惯性说谎,比如隐瞒自己的实际需求等等。

问题出来,总要解决;倘若没有解决,就像地雷一般,不知道会在哪个时刻忽然被点燃引线,导致爆炸。

作为家长来讲,打骂孩子的时候,习惯性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只好用打骂的方式宣泄出来。

事实上,实力是相互的,孩子又何尝也被逼得无路可走呢?他们在成长中,不得不多一分忍耐罢了。

而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家长的责任,孩子表现不好或者不如自己所愿的好,一定是家长在引导和教育方面出了问题而不自知。所以,只有家长愿意花费心思去思索教育、思考问题症结所在,才不会草率地打骂孩子,而是会综合考虑教育的方式方法。

有专家指出,家长打骂孩子,多是这3个原因:

1、传统教育观念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也是家长毫不犹豫对孩子非打即骂时的座右铭,这同样是传统的教养观念对很多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中,孩子对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是绝对顺从的,说一不二,不能有丝毫的忤逆,才是孝顺。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有很多很优秀的观点,同样也会有糟粕,这种对孩子没有任何尊重,把孩子作为父母的附庸品,且可以随意打骂,毫无疑问就是糟粕所在。

时代在进步,孩子也不会像过去那般盲目的“顺从和孝顺”,父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孩子面前永远高高在上。

2、父母的自我情绪管理失败

我们常常会说,孩子的脸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就是指孩子没有任何自我情绪控制力,他们更加随心所欲一些,可以自在地哭、自由的笑、随时随地的闹。

作为小宝宝,这样的自由自在,这样的随心所欲,当然问题不大。但是作为成年人,是一定要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才可以立足于“江湖”的吧!

如果说,父母在成人的世界里可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父母的心智不成熟,对孩子而言就是沉重的压力和包袱。父母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困难和挫折,都莫名其妙地发泄到孩子身上,还美其名曰是孩子不听话,自己打骂是为孩子好。

快省省吧!孩子比大人更有七窍玲珑心,好不好?

事实上,越是在人际交往、职业生涯中比较失败的父母,越会把自己糟糕的情绪发泄给孩子,因为当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往往会更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指示来学习和生活;当收效甚微的时候,父母就会直接打骂孩子,从而也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

换句话说,迁怒和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3、父母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却还急功近利

是的,现在很多职业,是要有岗前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取得上岗的资格证。而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无外乎就是两情相悦后的结果罢了。没有人强迫父母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才能够成为父母。

那么对于很多不思进取的父母来讲,当年我爸就是这样教训我的,当年我妈就是这样唠叨我的,所以现在我也如此教训你、唠叨你……

想必为人父母是早已忘记了,当年自己被教训、被唠叨时的烦恼和压抑。

有的父母会认为讲道理给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效果太慢,想要立竿见影,还是打一顿最好,直截了当的皮肉之苦,孩子才能够长心,才能够进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会老去,孩子也都会茁壮成长,当父母垂垂老矣,打不动孩子的时候怎么办?事实上,很多孩子是等不到父母打不动自己就已经想方设法地远离父母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不在你身边总可以吧?宁可在外面吃苦受累,也不愿在家里听父母的责骂和唠叨,这是太多孩子无奈的选择。

没有人天生是父母,也没有人天生是孩子。当你第一次成为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成为孩子。从他呱呱坠地开始,你们就是他的父母,他就是你们的孩子,是你们血脉的传承。

不妨从最初就开始,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言传身教,保持理智和冷静,让自己做学习型的父母、睿智的父母、开明的父母,而不是非打即骂的父母,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