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曾国藩,我才知道,熟知这一铁律,就能玩转这个社会!

2023-12-18     我爱麻辣烫

原标题:读完曾国藩,我才知道,熟知这一铁律,就能玩转这个社会!

200多年前,曾国藩曾经有几次人生的至暗时刻,被同事排挤,被领导穿小鞋,遭遇背刺,甚至几次兵败自杀。

一个笨小孩,身体也不好,那他是怎么逆风翻盘,成为晚清中兴名臣的吗?

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逆着人性做人,顺着人性做事!

01 逆着人性做人

曾国藩的一生,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每一个举动都是在和人性博弈。

他30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做圣人,之后就一直按照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他要求自己每天要写日记,并且要用恭楷来写,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再如,他要求自己要每天都读史十页,这个习惯就一直坚持,即便是在形势胶灼的战场,还是在自己生命的弥留之际,他都坚持读。

曾国藩在去世的前一天留下的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一天:

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围棋二局,至上房一坐,又阅理学宗传,中饭后阅日本文件……阅理学宗传中张子一卷,二更四点睡。

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数次“阅理学宗传”。

要知道,曾国藩晚年身体非常不好,他头昏脑迷,血栓,视力不好,有一只眼直接全盲,肾脏不好,皮肤病让他夜夜瘙痒,总之非常痛苦。

但曾国藩却克服身体困难,坚持做读书、写字这些事。

还有,曾国藩戒色,血气方刚的年纪要戒色,有多困难可想而知。

而最主要的是,曾国藩不贪。

作为湘军一把手,后来官至治理总督,曾国藩可以说大权在握,经手的银子也数不清。

但曾国藩却公私分明,他在自己的“后路粮台兼了一个小金库”,把一些如缉私经费等放到这里面,专供自己打点应酬。

而自己的养廉银等合法收入则用来支配一家人的吃喝。

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时,能收到的“陋规”大概有十万到三十万两,这是朝廷允许的灰色收入,但他却拒绝了。

以至于他去世后,只留下了一万多两的“养老钱”,最终这些钱也全都用于曾国藩的丧事上,也就是说,老曾拼搏半生,没给儿孙留下一分钱。

看曾国藩的种种作为,无论是色还是欲,还是意志,都是在和自己的人性掰手腕,逆着自己的人性来。

但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圆满得完成自己的使命,关键还在于他能顺着人性做事。

02 顺着人性做事

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曾国藩对人性的洞悉之明。

曾国藩经过在老家的两年蛰伏,再出山的时候,就彻底变了。

单单是一点,不再慎于保举,就足见曾国藩的改变。

他之前是希望大家都能和他一样,但他忽略了人和人的差异性,更没认识到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动人。

所以,他一变前志,大力保举,把朝廷的恩泽当作自己的人情,不仅自己用于保举,甚至鼓励部下放手保举。

再看平定了太平军后,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

他竟然自剪羽翼,不仅让弟弟曾国荃回老家,还裁撤了大部分湘军。

这其实也是因为曾国藩对人性的洞悉。

他知道自己眼下和弟弟功高震主,上头掌权人已经视自己兄弟俩为眼中钉肉中刺,那怎么才能保全自己呢?

当然是示弱。

自己主动撤出,把姿态做足,做好保证,既显得自己高风亮节,又让领导安心。

那么这样的下属,领导怎么会不满意呢?

又能干,还对自己构不成威胁,那自然是高薪聘请,让他继续为自己卖力啊。

曾国藩的这一举动,不仅保下了自己的命,更保证了自己家族的长盛不衰。

后记

逆着人性做人,就可以发掘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欲望和弱点,认真剖析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顺着人性做事,了解了他人的需求和动机,就可以把事做到别人的心里,事做好了,人到位了,钱自然就赚到了。

只要熟知这一定律,就能玩转整个社会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1bcc8a7769d6eb9a62119db9e0815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