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反对母亲生二胎?
许多独生子女会回答,因为害怕弟弟、妹妹抢走父母的爱。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自私的表现,觉得独生子女不懂分享,但是也有人承认,父母面对多个子女时,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子女排斥新成员也是情理之中。
年纪较大的父母在决定要二胎时,都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怕孩子一个人孤单,担心孩子以后没有作伴的,实际上,他们只是单纯地想再要一个孩子罢了。
因为90、00一代独生子女已然长大,他们独享了父母之爱后,完全没感觉到所谓的“孤单”。
他们小时候与游戏、漫画、电视剧作伴,长大了有同学、朋友相陪,“精神富足,就不孤单”,这是一位95后说出来的话。
可见,孤单只是父母想拼二胎的借口,而真正长大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里再增加一个新成员的。
接到了一个读者投稿,也算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投稿人了,年仅18岁,去年刚参加完高考。
“00后”的沈悦考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月,母亲就开始暗示,家里想添一个新成员,问她有没有什么想法。
沈悦漫不经心地回答:“新成员?养猫还是养狗,我比较喜欢猫,可以接受。”
谁知母亲讪讪地没接话,过会儿才支支吾吾说:“不是,是给你生个弟弟,怎么样?”
“疯了吧,你都43岁了还生孩子?有我你们不香吗?有点时间出去旅旅游,不香吗?”沈悦难以置信,感觉母亲有些想不开。
母亲在她高中期间,实在是又费心又费力,忙得团团转,如今她总算是考上大学,可以留给父母过二人时光了,母亲反倒要生二胎再折腾一遭。
她不想理解,更不想同意,甚至她心中隐隐觉得,如果这个家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属于她的爱肯定会被分走。
沈悦小时候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小学三年级才被接回父母身边,本身对亲情就缺乏安全感,这是原生家庭的痛,更是沈悦一直隐藏在心底的委屈。
那时候,同学们放学都有父母来接,家长会也是父母去开,唯有她,是奶奶代劳,同学们嘲笑过她是“没爹妈的孤儿”,她攥着拳头大声喊“我不是”。
反而遭到同学的嘲笑:“你不是?不是就让你父母来接你啊。”
后来,沈悦转学被父母接走,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才逐渐接受面前的男女是疼她爱她的爸妈,如今却要告诉她,父母要去爱除她以外的其他人,她实在无法接受。
于是,她开始与父母冷战,闹绝食,甚至扬言:“你们要是生二胎,我就不去上大学。”
最后父母妥协答应她,绝对不生,才勉强让她踏上去上学的高铁。
父母终究还是骗了沈悦。
原来,当时母亲在询问她的意见时,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得知真相的她,两天没有吃饭,晚上睡觉刚刚躺到枕头上,枕巾便被泪水浸湿,她曾无数次在梦里祈求:“这一切都是做梦吧,都是做梦吧。”
醒来却发现,她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
她开始与家里冷战,不接电话,也不打回去,她想:“反正他们不要我了,我还接电话干吗,没意义。”
过了几个月的“冷战期”,沈悦发现自己的生活费竟然少了500块,紧接着来的还有母亲的消息:“家里拮据,最近买的东西多,先委屈你一下,以后再补给你。”
沈悦盯着这段话冷笑,心想:“说什么以后补,你们压根就没想补给我,这只是伤害的开始。”
她关掉对话框,没有回复,联系同学介绍兼职的工作,“没钱我自己挣”,她可以变得坚强又独立。
去年年底,家里人实在忍受不了沈悦的冷战,母亲发了很长的消息给她,告诉她生二胎只是想给她陪伴,以免未来孤单。
并说,已经确定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可以做保护姐姐的骑士,以至于等沈悦结了婚,也不怕被男方家里欺负。
沈悦笑了,想反问等自己结婚时,弟弟估计才五六岁,拿什么保护她?儿童木剑?还是奥特曼之光?
她想对母亲说:“我都18岁了,您生下弟弟就是拖累我。”
终究她还是没说,因为她对父母已经失望透顶了,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为什么电视剧中的樊胜美、苏明玉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因为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就是大相径庭,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失落,也是无法辩白的偏心。
沈悦难过的原因,不在于父母非想生二胎,而在于他们压根没将她当做家庭成员来对待。
如果,父母真的将沈悦看得很重要,他们不会完全不尊重她的意见,更不会莫名其妙就克扣她的生活费。
“为她好”,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实际上,还没等孩子出生,沈悦已经在精神上、经济上失去了她原有的一切。
有人说,世间所有正向的爱,是1+1>2,在这个基础上,1+1=2都是勉强合格而已。
更别说在沈悦的家庭中,很显然一旦有了新成员,她所感受到的在意与爱,会直线下降。
既然如此,又如何苛求她接受还未出生的弟弟呢?
在沈悦心中,父母一直以来都在伤害她,无论是小时候让她当留守儿童,还是如今硬塞给她一个亲人。
所以她只能选择离父母远远的,不操心、不牵挂、不打扰,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决定不再参与属于父母的“一家三口”。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沈悦的遭遇?如果是你你能接受相差18岁的弟妹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