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维权中,掌握“四要”和“四不要”原则,强拆来临不畏惧!

2023-11-08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

原标题:征地拆迁维权中,掌握“四要”和“四不要”原则,强拆来临不畏惧!

征收拆迁案件中情况千变万化,每位被拆迁人面临的问题和纠纷可能都不一样。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征收拆迁,是强拆问题还是补偿不合理问题,都有一些共通的原则。无论遇上怎样强势的拆迁方,以下“四要”和“四不要”原则必须坚持不动摇。

四要:

一、要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拆迁方的资料,比较重要的有:

1、房屋征收或拆迁公告。

2、房屋拆迁或者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3、政府部门对你的房屋做出的法律文书,比如违章建筑的处罚决定书等。

整理拆迁户自己的资料,比较重要的有:

1、房产证、土地证、宅基地证。

2、房屋买卖合同。

3、建设房屋时向有关部门缴纳或被处罚的费用的凭证以及曾经被相关部门处罚的法律文书。

二、要对自己的房屋拍照或录像

这个主要针对的是没有证件的房屋而言,但是不论你的房屋有证还是没证,都要进行拍照或录像。

在拍照或者录像时一定要注意两点:“全方位”和“参照物”。

即:

1、要从不同角度对房屋全方位的进行拍照或录像。

2、要从远景、近景的角度对房屋进行拍照或录像,特别在拍远景照片或录像时。

镜头中除了你的房屋外,还必须有一个不拆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范你的房屋一旦被违法拆除后,通过照片或录像中的参照物可以清楚的判断出你的房屋坐落的位置,这对法律维权非常有帮助。

三、要法律时效

法律规定,对于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自法律文书送达之日或发布公告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过期后,实践中复议机关或法院将不再受理这个案件,这对拆迁户是十分不利的。

四、要运用法律程序

如果你认为拆迁补偿安置条件不合理,法律维权恐怕是你最理想的选择。如果你确定要选择法律维权,就必须高度拆迁法律程序问题。拆迁法律程序简单讲就是以提高拆迁补偿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流程或者手续。

那么对于拆迁户而言,在法律程序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要上面说的法律时效的问题,不要错过那个期限。

2、收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书面资料时,要记住签收时除了签上自己的名字外还要写上具体的日期,同时要记住签收的的具体日期。

3、实在弄不清楚的事情,强烈建议你咨询专业律师。

四不要:

一、不要搬家

有些被拆迁人,一看到要拆迁了就马上搬走,想趁早找到合适的地方继续开展经营。

但是如果贸然搬家,可能会对被拆迁人在拆迁中争取利益造成怎样的损害呢?

1、优势地位的丧失

拆迁方可能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无缘无故半夜里把房子偷拆。由于家中无人,偷拆房屋的成本很低,拆迁方这个时候往往会利用这个时机,先把房子拆了,让你心理产生恐慌情绪,继而失去要价的本钱。

2、维权决心的丧失

如果被拆迁人先搬家,就会给拆迁方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你没有坚决维护自己权益的决心。如果拆迁方一旦确认这一点,会直接导致给你的补偿报价大大降低。

3、信息渠道的丧失

由于被拆迁人搬了家,不在被拆迁地方居住,就损失失去了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拆迁信息的机会,继而在拆迁谈判中陷入被动地位。

二、不要抵抗

这里所说的“不要抵抗”,并不是说在拆迁中逆来顺受,缺乏斗争的勇气。而是不要盲目,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地进行抵抗。我们都很清楚,没有组织、没有策划的抵抗并不是追求利益的最佳手段。

所以在遇到拆迁方或者拆迁中的出租方要求你及时搬家或者侵犯您的经营场所时,请您稍安勿躁,第一时间减少损害,寻求保护,必要的时候可以报警或者提前相关的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不要签字

拆迁中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也存在行政法律关系,整个拆迁过程拆迁方有可能会数次向你送达有关资料和文书,在你没有确认所受到材料的内容及签字可能产生的法律后前,不要轻易在这些材料上签字。一旦签字后再去质疑评估内容缺项漏项、面积不符等问题就会困难重重。

此外,拆迁方还会根据你对评估报告的签字确认去申请裁决(或征收补偿决定),从而对你做出极低的补偿。所以我们在拆迁过程中倡导拆迁方送来的材料可以收,但是不随便签字,不给对方以空隙。

四、不要报价

拆迁一开始的时候向你询价是为了打探你的心理价位,从而针对你的报价,来制定所谓的怎样对付你的策略。报价一定要掌握时机和火候,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报价,否则,价格报高、报低都会很被动。

只有掌握合适的时机报价才不会因为报价过低而后悔,也不为报价过高而早早的被拆迁方盯上,才可以让自己从容地在安全的范围内争取最大利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0e8ca010e1995a5997b2af9f82b7d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