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加码金融科技,繁荣零售金融新生态——第五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苏州金博会/Fintech重要的平行论坛之一,由零壹智库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经济应用研究中心担任学术顾问单位,百融云创、处成科技、二十六度数科、互联数智、维信金科、小花科技、信也科技、宜人金科等作为支持单位。
会上,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辉发表了题为《流量红利衰退,消费金融公司何去何从》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一、政策、流量及数据红利的消退
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发展变革。
一是试点期政策红利已经过去。新版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政策从严是必然趋势,给全行业带来长期的、全方位的影响。
二是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衰退。受人口结构影响,受过去二十年互联网高速发展周期变化影响,同时受互联网金融十年来高速增长、消费信贷渗透率已趋于饱和的影响,新用户增速放缓,获客成本不断增加。
三是数据红利所需成本快速上升。数字安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断直连”改变行业生态和主体格局。数据仍是当下最重要的发展红利,但是金融机构为之付出的不断攀升。
当然,随着红利褪去,全行业保持长期向好趋势。消费金融公司既要做好迎接“薄利时代”准备,还要时刻关注“后疫情时代”客户消费动机、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上重大变化。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洗去红利泡沫之后,实现科技数据建设的精准投入,提升金融机构内驱动能,才是可持续占据“有利”局面的关键。
二、消费金融公司的三大探索
(一)“活客”,而不仅仅是“获客”
消费金融行业“下半场”,重要是“活客”,而不仅仅“获客”。存量客户是最重要的基础和财富。相对于增量客户开发引流,存量客户成本更低,风险更低,贡献度更高。在小额高频分期中,让客户“用着顺手”;在大额消费信贷中,令客户“借的放心”。相比利用大数据“杀熟”,金融机构更愿意在降本增效过程中,腾挪更多让利空间给存量客户,保持客户基本盘和资产结构稳健尤为关键。
(二)掌握“线上”能力,守住“线下”根本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一直坚持“线下大额”和“线上小额”双向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对“线上”和“线下”的理解和定位。既要有线上的效率和运营手段,也要有线下的风控逻辑和管理经验。关键是坚持金融的本源。
(三)“自建”和“共建”结合,实现双赢。
本次主题词是“让金融更科技”。消费金融公司要通过科技更好提升金融服务,以自建和共建相结合实现双赢。对于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完全自建科技体系条件上不允许;科技完全外包给第三方,也容易出现合规和内化不良等问题,公司通过加大与金融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不断做大合作方朋友圈获取新智慧、新技术的注入,实现“以智提质”。
最后欢迎在座领导、专家莅临武汉,到湖北消费金融公司现场交流指导
苏州金博会已走过四载,作为高规格、权威性、大规模的金融行业年度盛会,大会自2019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汇聚金融科技最新成果、展示金融数字化升级前沿风貌、搭建金融与科技跨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中新(苏州)数字金融应用博览会丨2023金融科技大会(简称:苏州金博会/Fintech)于11月2日至4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围绕金融科技发展热点领域及金融行业信息科技领域重点工作,分享优秀实践经验,探讨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0aef3ae5133cd531cedb0ad069dee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