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变“六险二金”?新增一险一金是啥?作用有多大?

2022-02-18   小梅趣图

原标题:“五险一金”变“六险二金”?新增一险一金是啥?作用有多大?

引言

在当下社会,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除了关注薪资以外,也要注重待遇保障,而这大多指的就是五险一金,甚至可以说很多求职者都将公司是否提供“五险一金”,作为自己衡量工作是否可以接受的标准。

这也得益于国内社保和公积金待遇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才在国内奠定了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五险一金”变“六险二金”?新增一险一金有啥用?答案来了。

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269万,较前一年增加了83万,而从新增数据结果来看,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度突破上千万,这都意味着自明年开始国内求职市场的竞争压力还将继续增大。其实不管是那些刚刚走出校园即将进入社会打拼的毕业生,还是那些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老油条,他们在找工作时,都不再单一的只考虑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完全可以说是否缴纳五险一金,在他们眼里变得更重要。

同样的工作内容4000元缴纳五险一金和5000元不缴纳五险一金,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而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包括的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一金则指的是公积金。

公积金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职工买房时提供便利支持,若缴存多年公积金,在买房时则可以享受公积金的低利息贷款,超出部分,再按照正常的商业贷款计算,则更加合算,而且这也能减轻大家的购房压力。而这些年来国家也在不断改革这些福利保障待遇,五险一金也变成了“四险一金”,因为国内已经有多个省份都将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但要注意的是,这两种险种合并后并不意味着成为一种险种,而是兼并在一起管理,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仍然费用不变,员工所享受到的保障待遇也没有改变。而像是我们所缴纳的五险一金,通常都是由员工自己和公司共同承担的,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是由公司独自承担的,至于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都是按照公司承担大头,员工缴纳小头来计算。

其实很多人对于五险的态度非常矛盾,大家既希望能够享受到国家为职工提供的福利保障待遇,但另一面大家却也希望能够多开几百块钱的工资,可谓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其实对于各大企业来说,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生存压力。比如京东老总刘强东就曾提到他共为员工缴纳了60亿的公积金与社保。虽然说他能够通过劳务外包和少交多赚50亿,但是刘强东仍然选择为京东的职工提供这些基本保障。

而在当下,大多数人也将企业愿意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视为正规负责的标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五险一金已经再度升级,变成了六险二金,这其中都新添了哪些内容呢?

其实六险二金就是在原有的五险一金中,多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指的就是对现有的医疗保险进行补充,可以让我们原本享受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即便自己在无法满足基本医疗报销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享受医保报销。

举例来看,北京市某个企业就给员工支付了零免赔,90%报销的补充医疗费用。在公司,某位员工因病住院后住院的,最低赔付金额为1300元,而员工总计花费1万元,若按照规定:这些钱都是在医保范围内使用报销比例则达到90%,实际报销费用为7830元,至于剩下的部分,则可以按照企业补充保险来报销。

至于新增的一金则指的企业年金,他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增加的一笔养老积累金,同样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这笔钱缴纳后交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让他们通过投资操作达到钱生钱的水平。假设某人工作时长达30年,总计缴纳了3.6万的企业年金,那么同样公司则为员工缴纳了7.2万的企业年金,在退休后,员工则可以多获得10.8万的养老金,若是在此后的这些年,企业连接每年涨幅为3%,则意味着这笔钱还有可能涨到17.6万。

结语

不过和五险一金一样,新增的这一险一金,同样是以个人意愿为主,看大家的实际需求再做选择。

今日话题:“五险一金”变“六险二金”?新增一险一金是啥?作用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