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像演员的视帝,28岁才出道,曾被胡玫劝“赶紧回家洗洗睡”

2022-05-12   种桃道士何处归

原标题:他是不像演员的视帝,28岁才出道,曾被胡玫劝“赶紧回家洗洗睡”

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对于在演艺圈打拼的演员来说,也不例外,无论是李小璐还是刘昊然、易烊千玺,都是在20岁以前即成名。

尤其是李小璐,17岁就凭借《天浴》受封金马奖影后,演艺事业宛如开挂。然而,并非所有的演员都如此幸运,星途坎坷、大器晚成的比比皆是,不过,28岁才出道的男演员少见。

热播网剧《重生》的男一号秦驰的扮演者张译就是如此,28岁时在陈建斌、蒋勤勤主演的《乔家大院》中混到了一个伙计的角色,瘦小机灵,有些小结巴,一直在乔致庸身边帮忙。

尽管演艺圈内不乏倪大红、张嘉译、于和伟这种中年蹿红的样板,但他们出道都比较早,对于男演员来说,快30岁才出道确实有点晚了。《乔家大院》的导演胡玫,就是这样认为的。

她曾摸着张译的脑袋说,男演员到28还没出道,赶紧回家洗洗睡吧。这并非歧视和打击,而是前辈给后辈的一个善意提醒,觉得张译值得好好去规划一下28岁以后的人生。

张译为什么不像大多数男演员一样早早出道呢?他曾在1997年至2006年服役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在学员班一直没戏可演,也曾抽到过两个小品的表演机会,却都落空。

十年的军队生活,九年的冷板凳,场记、剧务、龙套都干过,唯独没正儿八经地演过戏。等大家都走了以后,他假装锁门之后又返回,在不开灯的情况下站到舞台上自己再演一遍。

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张译从小的理想不是当演员,而是当播音员,高考时一门心思地考北京广播学院却接连失利。后来,他爱上了话剧,阴差阳错地考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学员班。

胡玫导演的善意提醒,并未打消张译继续走演艺之路的念头,虽然他自认“面目丑陋性格孤僻”,就连自己博客的名字也是“不像演员的演员张译”。

在单位里,一位导演可不像胡玫导演那样客气地说话,“张译,你不能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

雷军说过一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不被看好的张译,终于在28岁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口——在康洪雷执导、兰晓龙编剧的《士兵突击》中饰演憨厚可爱的班长史金。

正是凭借这个角色,张译走进了许多观众的视线,后来又出演了兰晓龙担任编剧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而被人们熟知。曾在深夜站在西安街头死的心都有的他,演成了。

这位厚积薄发、不骄不躁、貌不出众的演员,靠自己的演技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在陈可辛执导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中,他饰演不遗余力地寻找自己丢失的孩子的富商韩德忠,演出了一位父亲的卑微和无可奈何,对情感的准确拿捏和把握触动了观众的心。

陈可辛欣喜地发现,张译每天都在想怎样演能够出彩,结果岁数大的他真的把韩德忠的沧桑都表达了出来,甚至这个人物的霸气、流气,都演了出来,而这些恰恰是张译本人所没有的。

凭借对韩德忠的精彩演绎,张译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到了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中,从煤矿工人到商界大佬,从山西到上海再到澳大利亚,张译对霸道总裁张晋生这个在时间、空间与年龄上都有大跨度的角色演绎细腻走心,富有层次感。

这样的角色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很高,没有高颜值的张译无法靠英俊的外形来征服观众,只能靠精湛的演技来诠释角色内在的生命力,身上透露出一种因倔强、真实而延伸出的幽默感。

贾樟柯在评价他的表演时说,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让张译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不靠颜值和包装炒作,他照样在演艺圈“吃得开”。

在路阳执导、宁浩监制的《绣春刀·修罗战场》中,首次以古装造型亮相大荧幕的张译,将锦衣卫千户陆文昭讨好权贵、不择手段、卑躬屈膝、八面玲珑的人物特征展现得非常到位。

一路磕磕绊绊地走来,张译始终没有放弃对表演的热爱,即使成名后也一直保持着其他人少有的平和与淡定。在充满各种名利诱惑的娱乐圈内,成名后膨胀的演员并不少见。

“感谢那些合作过的导演,他们不断激发我的潜能,希望他们能够不断地抽打我。”尽管演技已经不输国内一线男星,他却始终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敬畏心,挑战更加有难度的角色。

2017年,40岁的他凭借《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一角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了人们眼中的“白玉兰奖视帝”。2018年,他获封第29届“金鹰奖视帝”。

从没戏演到戏约不断,从被劝“赶紧回家洗洗睡”到收获两个“视帝”头衔,张译的人生堪称娱乐圈的励志传奇。高调演戏,低调做人,以演技和人格魅力取胜,这是他成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