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影视剧行业出现了改编网络小说的热潮,将当下受欢迎的小说经过改编,搬上荧幕成为目前国内电视的主流,而这也让很多知名的网络作家的身价水涨船高,可是这些热门的网络小说经过改编后,真的会大火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几年的结果来看,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九州系列的《天空城》《海上牧云记》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受到书迷强烈的质疑。即使是盗墓探险类的影视也是如此,比如《鬼吹灯黄皮子坟》《牧野诡事》等等,改编后不仅没有了原著中的意境,而且逻辑方面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当然成功的例子也是有的,我印象中,最为成功的应属正午阳光操刀的《琅琊榜》《鬼吹灯精绝古城》,不仅高度还原了原著,而且经过改编后,很多书中说不通的内容,反而能够讲通了。
2019年的暑期档,自然少不了这类IP的改编,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个是杨洋,江疏影主演的《全职高手》,另一个是刘昊然,宋祖儿,陈若轩的《九州缥缈录》。
这两部影视剧都改编自网络同名小说,但是在目前这两部却出现了同人不同命的情况,《九州》被批判的一无是处,不仅剧情拖沓严重,如今《九州》播放过关,三个主角仍然还在进行着菜鸡互啄,有很多观众因此而弃剧,而《全职》虽然也有争议,最主演的争议是杨洋塑造的叶修,当然这主要是书粉的意见,很多没有看过的,还是可以接受的,如今《全职》高手成为暑期档最受瞩目的电视剧。
为什么同为网络小说改编的《九州缥缈录》与《全职高手》出现同人不同命的状况呢?首先我们对两部剧进行一下对比。
《九州缥缈录》作为九州系列中最受书迷欢迎的一部,拥有着极其庞大的书粉,他们是《九州》系列的拥簇者,而《全职高手》同样也是如此,该小说在各大平台都有者极其出色的战绩,而且粉丝的数量相当庞大,据说《全职高手》的书迷每年都会以“叶修”的名义进行捐款,做慈善。由此可见两部作品都有着较高的人气和庞大的书迷群体。
从这一点来看,选择这两部小说进行改编是没有错的,毕竟书迷群体是该剧收视率的最大保障。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同人不同命的状况呢。
作者对主演的态度,决定了书迷的舆论方向
江南作为《九州缥缈录》的作者,对该剧可以说倾尽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在该剧播出后,不仅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出现了清一色的质疑的生活,而作为作者的江南非但没有力挺刘昊然,反而说出,自己是脸盲,对于刘昊然其实并不熟悉的言语。
反观《全职高手》的作者蝴蝶兰,当杨洋的叶修受到质疑的生活,在微博上力挺杨洋,正确进行了舆论的引导。
编剧决定了影视剧的命运,同人不同命取决有编剧的好坏
《九州》其实最大的问题,表面看是剧情拖沓,实际上是编剧的问题。在吕归尘,羽然,姬野三人的情感问题上,处理得特别差。尤其是吕归尘,羽然大婚,本来编剧想再现《琅琊榜风起长林》中萧平章的大义,蒙浅雪的生死相随,萧平旌的成长,可是前面敷衍的铺垫,这这段戏反而显得比较突兀,跟人更多的吕归尘是个好人,羽然是个傻子,姬野是个打酱油的。我想很多人也是看到这里后开始弃剧的,毕竟编剧的功力无法掌控剧情的走向,三人的感情太塑料。
《全职高手》的编剧相比直接就比较能彰显自己的功力,制作团队从过去创作的舒适圈跳出,归零再来,重新探索。制作团队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讨论、试错、解决。最终呈现出的剧集效果,为国内的网剧工业化制作探明了一条道路。剧内外精神共同传递着关于梦想、奋斗和团队的正向价值。
有热爱、有职业、有奋斗、有情感,《全职高手》成为了青春剧当中的一股清流。它告别了悬浮的表达方式,立足于青年人的生活和期望,展现出真实可信又热血动人的励志故事。在制作中,《全职高手》没有走捷径,基于对原著的尊重和信任,竭力用创新技术进行完整的还原和影视化后的提升表达,才铸就了剧内、剧外的全职高手。
题材不同,新兴的行业是朝阳,而传统的模式只能沦为夕阳
《九州》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小说,而传统的网络小说,离不开升级打怪做副本的传统模式,可是如今多样的剧本,让很多人丧失了对这类剧的期待感,而《全职高手》虽然是小众领域的电竞,但是却是新兴的行业,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对于未知的东西,往往能够引入人们更大的兴趣
因此我个人认为《九州》与《全职高手》出现同人不同命,首先是编剧的功力共同,其次是虽然都是网络销售,但是题材的不同决定了,观众期待度不同。所以会出现九州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