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这份“骗子业务指南”了解下

2019-12-19     三明明网

2019年余额不足,

2020年即将上线,

年底之际,骗子不消停!

你觉得最不可能,

受骗的套路,

往往一不小心就,

跳进骗子挖的陷阱里!



让我们做个“骗子业务种类指南”,

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一、高频骗术:网络贷款类诈骗

针对人群:年底捉襟见肘的年轻人


10月期间,新罗市民陈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询问陈某是否需要办理贷款,陈某表示需要后便添加对方微信询问贷款详情,在对方推荐的贷款平台办理贷款后,迟迟没有下款,陈某便询问对方,对方以陈某填错卡号需要保证金为由骗取陈某8000元。


龙岩市新罗警方提示:当前,贷款类诈骗层出不穷,广大群众很容易上当受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发布代办信用卡、无息贷款、无抵押贷款等虚假信息,有需求者联系后,犯罪分子会要求先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考察费”等各种额外费用来骗钱,或者会要求先转入一部分钱来证明有还款能力,从而使广大群众上当受骗。


针对此类诈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


二要通过正规渠道去办理;


三要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四要提高警惕拒交奇葩费用。


二、高频骗术:兼职刷单类诈骗

针对人群:家庭主妇、待业青年、在校学生



家住泉州市区的陈女士在微博上看到一则“京东刷单”的广告,通过QQ联系,对方告知完成一单就给5%的报酬。陈女士同意后便开始兼职刷单。第一单,陈女士支付了一笔99元的订单,对方通过支付宝给她转了105元。陈女士看到来钱如此容易,就接连地刷单。此后,对方以工作流程为由,要求陈女士完成所谓的刷单工作任务,并且支付的金额越来越高,甚至让她直接通过微信转账到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完成“解单流程”。最后,陈女士将10多万元的积蓄全部支付了,也不见对方退还,这时才发现被骗。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这就是典型的“刷单诈骗”,诈骗分子会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兼职“刷客”。骗子承诺,应聘者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他们就会把本金和佣金退还。然而,刷单只是幌子,骗钱才是真正目的。


三、高频骗术:征婚交友类诈骗

针对人群:年底回家“被逼婚一族”



年底,单身的亲们,总害怕回家被逼婚。这时骗子通过网络交友(如微信、QQ等)、相亲网站,编造出“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在与受害者进行网络交流,骗取受害者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春节来厦见面”更是他们近期的“杀手锏”。


厦门警方提醒:交友时,一定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多与身边亲友沟通、询问。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对象的“借口”。分析众多此类案例,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以“做生意”、“家人生病”等借口向受害者索要钱财,征婚者一定要认真核心调查真实情况,防止落入“圈套”;发现可疑行为及时报案。


四、高频骗术:养生保健类诈骗

针对人群:空巢老人



“您这病很严重,试试我们的理疗项目调理一下?”这种“关爱式”问诊是骗子常向老年人使用的又一“杀手锏”。不少老年人投入大量金钱购买保健产品或理疗项目,直至案发才恍然大悟。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没有推拿理疗资质的何某等人,在福清以“北京同仁养生馆”的名义发放传单,当街招揽客户。他们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逐步诱骗老年人充值。


日前,经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点评:设置各类骗局,瞄准老年人“靶向行骗”的犯罪手法如今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检察官梳理近年来涉老诈骗案件,总结常见的“坑老”套路。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心理需求,打着“名医会诊”、专利科技等旗号,以质次价高的保健品、粗劣不堪的推拿术、漏洞百出的养生法实施诈骗。提醒大家理性投资、科学养老,不盲从、不轻信,发现被骗,及时收集、保存证据,向司法机关求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rlvHm8BMH2_cNUgY2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