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得突然,中小微企业受到明显冲击,许多企业资金周转告急。
近日来,复工复产这一问题也被广泛热议。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疫情防控举措逐渐取得成效,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成为与抗击疫情同等重要的大事。
具体有哪些政策和法律?
和企业以及员工,有多大的关系?
全民防疫×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
在工作中,单位就是战场,员工就是战士!
疫情动态时刻提醒着工人们要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做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
疫情之下
复工复产的道路上
有一些劳动保障问题
值得我们思考与注意
……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以裁员吗?
问题1
回答:
疫情期间,不鼓励公司采取裁员等举措,可以选择协商降薪、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如果确实要裁员,也要遵守法律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
疫情期间,企业可以给员工降薪吗?
问题2
回答:
按照人社部下发的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采取降薪等措施,但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暂时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与单位的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并且形成一个书面的协议延期来支付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0天。
用人单位在停工停产期间超过了一个月的情况下,可以约定新的工资支付标准,支付的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如果这个期间单位并没有安排职工上班、工作的,要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向劳动者支付本生活费。北京市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200元,70%的生活费也就是1540元。
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企业的薪酬管理规定中规定有浮动工资部分,该部分直接与企业效益、员工业绩挂钩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薪酬管理规定执行。
图片来源:网络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注重树立公司形象、塑造公司文化,其实,降薪也是在寻求公司利益与劳动者利益之间的平衡。
在疫情影响下,平衡企业利益和劳动者利益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信公司员工对此也能理解。
员工恐慌疫情,拒绝复工怎么办?
问题3
回答:
有些员工既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与家属沟通后依然没有答复。用人单位依法复工后,劳动者因个人恐慌而拒绝上班的,用人单位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安抚、心理疏导,消除员工恐慌情绪。
如确实无法安抚的,可以经沟通后,劳动者主动辞职,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无法协商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的规定书面通知员工返岗,仍拒不返岗的,用人单位可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依法处理。
需要隔离的员工拒绝隔离要求返岗,怎么办?
问题4
回答:
建议企业按下列流程处理:
1)劝解员工主动实施隔离措施,可让其采用网络化办公方式,在家办公;
2)若员工仍不配合,企业可通知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由相关人员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
员工可以以单位不提供口罩、护目镜等理由拒绝上班吗?
问题5
回答:
不可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 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对一般企业而言,口罩不属于企业必须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员工不能以企业不提供口罩为由,拒绝上班。
但是如果出现员工因没有口罩无法出门,无法到岗时,企业不能机械适用旷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与员工充分沟通后,安排居家办公、调整薪酬、安排年休假、安排调休等方式。
签署电子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6
回答:
人社部表示,当前疫情下,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签订电子形式的书面劳动合同,但是要确保合同完整准确、不被篡改。
这样做,需要注意什么呢?
电子合同就是劳动合同的一种形式。签订电子合同,前提还是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协商一致的内容,电子合同只是形式问题,在内容上没有特殊性,还是要按照《劳动用合同法的规定》来执行的。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保障的就是电子劳动合同生成、传递、储存必须要符合《电子签名法及其法律》法规的要求,电子签名密钥的掌控有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避免乱用。
对于员工来说,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电子签名秘钥,并监督企业对秘钥的保管,合理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样其实既保护了企业的利益,也保护了职工的利益。
口罩和护目镜,都是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吗?
问题7
回答: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口罩、防护目镜不属于企业提供的劳保用品。
而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说城市清运人员、垃圾清运人员,特别是医疗垃圾的经营人员,护目镜和口罩甚至防护服都是必须的。
图片来源:河北日报
给员工发放口罩等防疫用品,支出在会计及税务上如何处理?
问题8
回答:
根据企业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列支为“劳动保护费”或“职工福利费”。
计入劳动保护费的,可以在税前扣除;
计入职工福利费的,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以内的部分,予以税前扣除。
防控疫情的进口物资能否免税?
问题9
回答:
可以。
企业和个人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进口相关防疫物资免税,包括各类消毒物品和防护用品,但捐赠行为须是“直接用于防控疫情”。
企业或个人对疫情的社会捐赠可以税前扣除吗?
问题10
回答:
对于企业或个人对疫情的公益捐赠,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全额扣除,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
(1)捐赠的用途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
(2)捐赠的途径是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3)取得公益性捐赠票据,即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捐赠的属于非货币的资产的,则必须要提供公允价值的有效证明。
机关、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员工开展公益捐赠的,纳税人可以凭汇总开具的捐赠票据和员工明细单扣除。
对于滞留湖北不能返京员工有哪些相关规定?
问题11
从2020年3月开始,对于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滞留湖北未返京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每月不低于3080元的标准,保障其正常生活。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用人单位要充分理解滞留湖北人员,不要在此期间和这些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劳务派遣人员,应当妥善稳定劳动关系,主动的和滞留湖北人员沟通,做好安抚工作。
能够提供劳动的滞留职工,企业可以安排其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的方式来完成工作。这种情况下单位要正常支付工资,如果能够使用带薪年休假的,单位也要正常支付工资。还有如果因为执行工作任务出差而滞留在湖北的,在此期间要支付正常的工资。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可以和滞留湖北的人员协商一致,通过调整薪酬的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
此外,对于在北京正常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来说,从2020年3月开始到相关规定允许滞留湖北人员反京的当月,按照参保的人员滞留湖北的人数,给予一个临时性的岗位补贴,标准就是1540元。也就是说正常缴纳社保的滞留湖北人员,每月工资3080元里有1540元是由政府来给的。
图片来源:网络
用人单位必须至少半个月一次对本单位制度在湖北人员进行信息确认,了解人员情况,做好记录。同时要留存滞留湖北人员的返京火车车次、航班班次等证明材料,以及工资发放的凭证材料和被查。
目前,北京市场商户复工率已超过了6成,市管企业、集团总部也已经全面的复工复产,重点工程复工率也都超过了7成。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设施在建项目19.25万个,已开工11.19万个,开工率达到58.15%……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盼望着疫情防控能够早日得到最终的胜利,企业恢复正常运营,学校迎来孩子们天真笑脸,大街小巷重现往日的繁华景象……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有趣内容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