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来临,安徽合肥许多社区开展居家网络祭祀,过绿色文化清明。
清明节是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由于今年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全国多地发布通告,疫情期间暂停清明现场祭扫活动,引导居民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故人留下的好家风好家训,寄托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故人的感恩和敬仰,以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清明将至,推出此倡议无论是针对疫情当前还是以后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清明祭祀习俗,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清明时节,祭扫燃烧的纸钱一旦引发火灾,个人很难控制,由此造成的森林财产、生命安全损失、大气污染难以衡量,显然也与清明节日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背道而驰。
云祭扫,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并不代表抛弃传统,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发自内心地去缅怀亲人、先人,遥寄哀思。如何祭扫,只是一种形式。无论是现场祭扫还是网上祭扫,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网上祭祀、生态祭祀的人数目前尚不多,需要进一步宣传引导。相关地区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发放倡议书,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扩面宣传文明云祭祀,让居民认识到祭祀的本质在于用心去缅怀亲人,引导居民主动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辈、追念故人,以文明祭扫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云祭祀”,追思不变,以创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网上的一束鲜花、现实中的一盆绿植,都能寄托对已逝家人的深深思念。让我们积极响应文明环保祭祀,让“平安、文明、绿色”祭祀走得更远些。(刘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