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在申请商标前都会事先查询下商标,以防近似,但有一小部分人会遇到商标查询后没有发现近似商标,但申请后却因近似被驳回,那很有可能是遇到了商标注册盲期了。
商标局收到注册商标申请后,需要进行审查,通过了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商标才会被录入到商标局数据库中。但是,由于每天提交的商标申请量非常巨大,商标局受理商标申请后,经过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将商标录入到数据库的这段时间,形成了一个尴尬的查询盲期。
在商标盲查期内,很多在先申请的商标尚未被录入到数据库中,因而任何人都查不到这些商标的信息,自然也无法知晓所申请商标是否和在先申请商标构成近似。
如何应对商标注册盲期?
首先,申请人在确定好商标名字、构成要素之后,务必要尽早向商标局提交注册申请,越快越好;商标注册遵循在先申请原则,申请人越早提交注册申请,就可以有效降低商标被他人抢注风险。
其次,申请人不要跟风申请网络流行语
、热门词汇等商标,如“小猪佩奇”在火爆全国之后,短时间内商标局就收到了众多“小猪佩奇”商标注册申请,覆盖了众多类别,但是最后很多注册申请因为商标近似而遭遇了驳回,只有极少数注册申请得到了核准注册。
商标查询盲期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申请人只能尽力降低查询盲期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商标注册成功率。
《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遵循在先申请原则,若两个或两个以上商标申请人,以相同或近似商标申请注册,商标局将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因此商标查询盲期的存在,决定了任何人申请商标注册不可能100%成功。
创品牌,找一休!喜欢本文的,可以分享给周边的朋友,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可以私信一休,一休将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