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虽然可怕,但是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通常可以达到疗效,5年生存率超过80%,因此对肺癌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筛查首选LDCT
近年来,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的效果进一步被证实,并且在高危人群选择、筛查间隔及结节管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根据《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我国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为年龄50~80岁,附加以下条件中任意一项。
1.吸烟史: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现在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
2.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等肺癌致癌物。
3.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同时吸烟≥15包年或者被动吸烟≥15年。
*一级亲属是指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其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2。
*二级亲属是指一个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舅、姑、姨。其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4(1/2×1/2)。
如符合以上条件,建议每年进行一次LDCT的筛查。
年龄分布上,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此外,不抽烟的人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被动吸烟人群中,82%在家庭、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加之亚洲女性特殊的基因表型、环境因素、烹调习惯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建议以上人群中对自身健康情况较为担忧和重视的40岁以上或长期接触二手烟的无症状健康人群至少进行一次LDCT的检查。
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低剂量螺旋CT(LDCT)采用的是薄层扫描,可发现≤1mm的肺部结节,其检出率可超过60%。
当查出肺结节后,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注意调节情绪,建议在专科医院的专科门诊及时进行体检结果的咨询。临床上,95%以上的肺结节都属于良性结节,绝大多数不需要手术,只要给予针对性治疗即可,无需过度恐慌。而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要去医院,进行1到2次的体检筛查,及时排除隐患,或者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结节稍大或根据影像学形态特征暂时不能定性,可按照LDCT诊断报告描述进行短期或定期呼吸科治疗后复查,或根据专科门诊医生的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如在增强CT等引导下穿刺活检等。
编辑:李玲
资料: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