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军委为了使我国的军队发展得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决定在全国上下实行军衔制,这也是在经过毛主席等人的商讨之下施行的。于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央军委决定对为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将领颁发军衔,当时中央军委共向一千余位将领授予军衔。
其中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可是清楚历史的都知道,为我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绝不仅仅只有这十人。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有些将领已经被调离了军队系统,所以无法用军衔来衡量他的职位,在我国就有六位这样的将领放弃军衔,但是无论他们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成就都非常高。
第一位是谭震林,曾经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后来因为国民党对红军实行围剿,红军队伍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转移。在红军长征期间谭震林担任敌后战场的总指挥,带领着队伍将国民党部队抵挡在红军队伍之后,为我军赢得了大量的转移时间,除此之外在抗日战争期间谭震林带领游击队伍对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多次将日军的扫荡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解放战争时期谭震林成为三野的副政委,在他的指挥之下解放军队伍收复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谭震林又被任命为浙江省委书记,在职期间他将浙江省的农业、教育业、医疗进行了重新的整顿,为浙江省的安居乐业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在1955年国家举行授勋仪式时因为谭震林已经不在军队系统中,所以没有在授勋名单之上。
第二位是李先念,在十七岁时就参加革命,曾经参加过家乡的农民起义,虽然年幼但是李先念在当时的军队中也具有较高的威望。后来又来到延安的抗日大学学习,之后解放战争爆发李先念被派往前线作战。
他高超的指挥能力使得当时部队在他的带领之下打了许多次胜仗,在抗战胜利之后毛主席任命李先念为湖北省委书记,因为突出的政绩又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在1955年授勋仪式时按照李先念的功绩,原本能授予大将军衔,但是李先念却主动放弃了授勋。
第三位是邓子恢,邓子恢在革命期间主要负责敌后战场的后勤工作,战争期间邓子恢为我国军队征集了大量的粮草和资金,为我军的后勤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子恢依旧负责后勤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提供了坚固的铜墙铁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子恢被分配至农业部门工作,在1955年授勋仪式时因为已经不在军队系统而错过授勋仪式。
第四位是张鼎丞,曾经在红军长征时期带领着队伍打了四年的游击战,在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张鼎丞始终遵循着毛主席的游击策略,对敌军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张鼎丞担任福建省委书记,还曾经担任过我国最高检检察长一职,因此也同样错过了授勋仪式。
第五位是滕代远,曾经与彭德怀共同发起平江起义,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是左权将军的部下,后来左权将军因为战争不幸牺牲,于是滕代远接替左权将军的职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滕代远出任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他在任期间将中国的铁路运转效率发挥到极致,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境内的铁路运送工作。
最后一位是程子华,曾经在黄埔军校进修,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将领,在红军长征时期所有队伍都从苏区撤离出来,程子华则继续留在苏区开展革命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程子华被任命为山西省委书记,因为出色的政绩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商业部部长,在职期间他将中国的商业进行了合理的布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语:上面提到的六位将领都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到授勋仪式当中,但是按照他们的功绩至少都能评上大将军衔。虽然后来都脱离军队系统,但是之后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的很大的成就,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的功臣,将自己的一生中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光奉献给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