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亿+关注!全国热搜!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这封信为啥燃爆全网?

2023-12-30     河南都市频道

原标题:72亿+关注!全国热搜!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这封信为啥燃爆全网?

火爆全网,反响强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项目、

河南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系列微纪录片

《总书记的回信》第二季

一经推出

在全网掀起了一股“回信热”

网友们争先恐后转发讨论

为这部现象级作品打call

不仅传播量可观

不少大V也纷纷点赞

《总书记的回信》系列微纪录片

为啥这么火?

用知名教授邹振东的一句点评来说:

“这些片看起来是在叙事,

但它背后都有一种情感在回荡!”

从寻常视角来看

无论是“向总书记写信”还是“总书记的回信”

都是顶天立地的宏大主题报道

这个系列

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浮夸的噱头

只有最质朴的语言和最真实的画面

正如知名评论员刘雪松所说:

“岁月因奋斗而绚烂!”

故事的主人公们

就像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将领袖与人民的深情互动

像讲故事一样讲给每个人听

一纸书信,跨越时间

飞越山海,温暖人心

在点亮一个个希望的同时

也让多彩的梦想照进现实

《飞天》

是《总书记的回信》第二季的开篇

以两位90后小伙

刘博洋、商帅的视角为切入点

讲述了中国航天人在逐梦太空的过程中

步步攻坚克难的励志故事

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关键之年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30年载人航天发展“磨成一剑”

截止到2023年11月

中国载人航天更是30战30捷

“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从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到如今已第10个年头

第二个故事《我从中亚来》

就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中亚留学生们

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他们有趣的生活还登上了全国热搜

当年的“丝绸之路”

连通了中国与外界的商路

如今的新丝绸之路

中国与中亚国家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中国和中亚,开启合作新时代”

2023年是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

在第三集《西部青春故事》中

西部支教青年荀轶娜和侯朝茹的故事

登上了全国要闻榜

让无数网友泪目

为了一句“老师不会走”的承诺

荀轶娜声带永久损伤仍坚守讲台20年

侯朝茹为了缓解思乡之情

把家乡的土当宝藏一样珍藏……

他们用行动证明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第四个短片《一步跨千年》

讲述云南深山“独龙族”

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越到现代社会的历程

登上了全国要闻榜

神秘又浪漫的民族

“整族脱贫”的传奇故事

让不少网友心驰神往

故事讲的是“独龙族”的致富之路

展现的却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奇迹

“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

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

壮美的场景、感人的瞬间还有许多

登上全国热搜的《国境线上格桑花》

就讲述了一家三口人

克服万难守护祖国国土的感人故事

曾经,桑杰曲巴带着两个女儿

仅凭3人之力守护玉麦乡近半个世纪

现在,守边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多人在高原喊出那句话: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第六个故事《老潘“不见外”》

通过外国人视角

亲眼见证中国变化

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

对中国学生的一段寄语

更是登上全国热搜

35年,1500多封信

老潘前后两次中国行

向全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故事

他说:

“不是因为我写的精彩,中国故事就很精彩!”

在《草原上的红色嫩芽》中

“多边形战士”乌兰牧骑的故事

一举登上60个同城热搜

鼓舞了许多愿为文化事业做贡献的人

乌兰牧骑已经成立60多年

但对牧民来说仍是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

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也需要人民

他们坚守初心,代代相守

“只要观众需要,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澳门街坊“老友记“》

是《总书记的回信》第二季

最后一个故事

通过一群老人的亲身经历

讲述“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2023年是澳门回归24周年

澳门从简朴小城 变身繁华都会

澳门“老友记”们

也过上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澳门很小,只有国家才能把你带出去。”

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写信、回信、读信的是人

而信的背后则是思想、情怀

是温度、心绪

尺牍情深催奋进,铭记关怀创未来

这些信不仅是写给收信人的

更是写给千千万万个

像你我一样

坚守在岗位上的平凡奋斗者

关注@都市频道

重温《总书记的回信》

带你见证新中国的巨大变化

体味纸笔书信间的深深感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df11cc5020f75febd3a47dfd1fb27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