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滴滴司机告诉我,13个人一天总共赚了1700多元

2022-03-27     吴晓波频道

原标题:吴晓波:滴滴司机告诉我,13个人一天总共赚了1700多元

新冠疫情暴发到今天,全民都处在一个非常疲倦的状态。上周的一次打车经历,更让我感慨疫情下人们生存的不易。网约车司机的生意缩水到不能再缩,餐馆的服务员比吃客还多,一切似乎都变得和过去不太一样。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的一天傍晚,我出门办事,叫了滴滴来的是一辆奥迪

上车后,我随口问司机今天在路上跑了多久,做了多少单。司机当即哀叹起来,说自己今天已经开了十一个小时的车赚到了多少钱呢132接着冲我指指手机上的一个微信群,用带一点调侃的语气说,“都是跟我一样跑的,13个人,一天总共赚了1700多。”

听到这个数据,我是很吃惊的。因为在2019年疫情暴发前,我曾经去北京的滴滴公司调研。当时了解到的情况是,像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一线、新一线城市,一般的滴滴司机一天的收入在550元到600元,而滴滴专车司机一般一天能收入750元到800元。

按这样的营收,一个滴滴司机如果租车经营,每月大概可以赚10000元到12000元,如果用的是自家车,每月大约可以多赚2000元到3000元。

而现在,一个在杭州开滴滴专车的司机,一天的收入可能只有100多元,生意可以说差到了谷底。

哭无泪的恐怕不止这个滴滴司机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政策的严格执行下,全国各个城市的人口流动大幅缩减。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已经波及全国28个省份,各地的旅游、餐饮、百货零售等等行业,都处在冰点状态。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主,必定有不少都挣扎在让企业“活下来”的边缘。

根据西部证券的预测,本轮疫情预计将拖累今年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64个百分点,拖累一季度GDP增速0.94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暴发到今天,现在恐怕是两年多以来投资、消费最低迷,就业环境最艰难,企业效益最低的时刻之一。

所以今年两会的时候,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目标是5.5%。

有同学问我,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是8.1%,而2022年的增速目标只有5.5%,这个数字是不是低了一点呢?其实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个数字恐怕是要跳一跳才能够到的。

这么说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们今天的GDP总量已经很大了,保持高速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是外部原因。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并不乐观,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最近的俄乌冲突又让全球能源价格进一步动荡,也给国际局势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金融环境上,美联储等海外央行近期启动了加息进程,这会促使外资回流,进而影响中国利用外资的能力。再加上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黑天鹅,2022年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个原因在于我们内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一点可以从传统的“三驾马车”来说明。

在出口方面,2021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是3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4%,对去年的GDP增速是绝对的拉动项。但要注意的是,去年的出口额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口商品涨价带来的价格效应,而非外需的景气。而且21%的增速实在很高,今年还能够保持吗?恐怕很难。

从消费来看,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速为3.9%,低于预期,所以消费实际上拖累了经济增长。

从投资来看,受到房地产行业形势低迷的影响,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5%,特别是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接近于0。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说今年5.5%的经济增速不是一个容易的目标。而且过这两年疫情的反复,我们也意识到,一个社会的投资和消费热情被压抑很容易,而要把它重新提升起来却是困难的。

所以那晚我走下那辆滴滴车的时候,心情是挺压抑的。走在马路上,杭州下着小雨,街道空旷,很少有行人,我走进一家酒店吃饭,在去包厢的路上,看到大厅只有两三桌客人在吃饭,服务员比吃客还多,我心里不由地生出了更多感慨,暗道不知道要过多久,滴滴司机的收入又能够回到600元、800元,餐厅里又能够人满为患。

我想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这样的疑问无从解答,但借着这条音频,我还是想给自己和大家打打气,因为越是危机之下,我们每个人越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而且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面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巨大压力,国家的行动是有力和坚定的,在今年的政策选择上也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也大大加强了保民生的举措。

包括对企业加大退税减税力度,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同时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支持中小城市商圈建设,鼓励绿色消费;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政策其实体现了一种实现目标的决心,它和我们每个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咬紧牙关坚持、彼此帮助支持所展现出来的乐观还有韧劲其实是一致的。

疫情反复了两年,一切似乎都变得和过去不太一样,但我们每个人都依然在努力生活,每个人都在等一个云开日现的日子,希望这一天会快点到来。

吴老师还聊了聊以下几个话题

点击图片,就可抢先试听哦

美贸易摩擦发展到今天,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肉搏阶段,中美双方的信任基础好似流沙,正在慢慢消失。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微信、速卖通首次上榜美国“恶名市场”名单的事件。

上得九天、下得深海,中国过去一年科技进展有多大?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2021年度中国重要的科学进展

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最厉害的企业就是那个能够制定标准的企业。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茅台如何开创了中国白酒的评价标准

今天中国的制造业人才流动出现了一个“围城”现象,就是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外面的人想进去。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中国求职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成为《每天听见吴晓波》会员

解锁1500+期吴晓波财经解读音频权益

和以吴晓波为核心的强大社群

音频策划 | 毕冉

音频运营|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de2327a89fe2ee4b122f61c080a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