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可夫那个典故的主人公,在坑父和坑夫之间选择了坑夫,这个主人公就是先秦春秋时期郑国的雍姬女士。
春秋第一权臣的父亲
雍姬的父亲是春秋时期鼎鼎大名的祭足,祭足,字仲,所以也可以叫他祭仲,他是郑国祭邑人,是郑国比较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
祭足是春秋第一小霸郑庄公姬寤生的重臣,姬寤生非常宠信重用祭足,祭足辅佐郑庄公实现了小霸的霸业,郑庄公去世后,祭足拥立世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郑昭公忽就是那个齐大非偶典故的主角。
郑庄公的另一个夫人是宋国雍氏的女儿雍姞,也生了一个儿子公子突。雍氏在宋国很受国君宋庄公的宠信,宋庄公想通过拥立郑国公子实现政治目标,所以,就想个办法谋立雍氏子公子突。
宋国知道郑国的实力人物是祭足,就想一个由头把祭足骗到宋国,威胁他改立公子突不然就杀了他。为了保住性命,祭足就和宋国定了盟约改立公子突。
还不知道祭足到底是不是与宋国虚与委蛇呢,但是郑昭公却沉不住气了,担心祭足和公子突回来弄死他,他自己就先逃跑到卫国去了,刚好给弟弟腾地方。
深受国君重用的丈夫
郑昭公出奔了,公子突就回国继位,是为郑厉公,依旧是祭足把持大权,郑厉公就有点抑郁了。
郑厉公比较信任雍纠,偏偏雍纠是祭足的女婿,虽然雍纠同志是祭足的女婿,但是并不妨碍他对国君尽忠。
郑厉公指示雍纠暗杀祭足,嗯,雍纠同志就回家想办法怎么干死岳父大人,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在郊外设宴邀请岳父参加,然后派刺客刺杀岳父,就这样决定了。
雍纠开始准备郊外设宴的事宜,他并没有瞒住妻子雍姬,大概他觉得妻子不会怀疑什么,女婿请岳父吃饭多正常啊!他忽略了他的妻子和他岳父一样有很高的政治情商。
人尽可夫的由来
雍姬女士对丈夫的行为感到奇怪,宴请他爹不该在家里设宴吗?干嘛非得去郊外去,做为家里的女主人,很快就发现了事情的不简单,雍姬女士知道丈夫想杀父亲的真相,内心很纠结,一边是丈夫,一边是亲爹,该从父还是从夫呢?
拿不定主意的雍姬就去问母亲: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近啊?祭足的妻子就说:当然是父亲最亲近了,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成为女人的丈夫,但是父亲却只有一个啊,怎么能在一起相比呢?
雍姬女士吃了定心丸,对呀,人尽可夫,丈夫死了可以再嫁,可爹只有一个,死了就没爹了,当然是爹重要。
雍姬就对祭足说了自己的怀疑,让他爹小心他的女婿。祭足果断下手,把女婿雍纠杀死,并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示众,其实也是震慑郑厉公。
郑厉公很识相,偷了雍纠的尸体逃离郑国去蔡国,对着雍纠的尸体郑厉公不禁愤恨:这等大事你和女人商量,雍纠你丫死的活该。
其实郑厉公误会雍纠了,雍纠并没有和妻子商量,只是妻子太敏感了。雍姬也是,其实心中已经拿定主意却还是问母亲,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雍姬选择丈夫的话肯定不会去问母亲,而是去问婆母了。
祭足重新迎立郑昭公复位,之后郑昭公被高渠弭所害,又先后立了郑子亹和郑子婴,成为春秋第一权臣。
猴格说
女性其实很悲催的,一直夹在父族和夫族之间,被逼在丈夫和父亲中选择,雍姬并不是最后一个,到了西汉还有王莽的女儿,十国时还有李昪的女儿杨家的太子妃等等。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