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缴获俄军导弹残骸,突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俄罗斯果然早就用上了东方的强援。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日前表示,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正变得越来越孤立,他们被迫向“志同道合”的国家寻求军事援助,而朝鲜就是其中之一。
柯比强调,俄罗斯最近已经开始使用朝鲜的弹道导弹攻击乌克兰,尤其是在去年12月30日,以及1月2日的袭击行动中,俄军就大规模发射了此类导弹。他进一步指出,朝鲜这次向俄罗斯提供的是射程为900公里的导弹,而作为交换,俄罗斯预计将向朝鲜提供战斗机、地对空导弹、装甲车、弹道导弹生产设备和其他先进的技术。
虽然他没有具体说明这款导弹的型号,但根据乌克兰媒体的信息,在1月2日的行动中,俄罗斯很有可能使用了朝鲜“火星-11”型短程战术弹道导弹,而且从现场的碎片来看,火箭尾部气动舵的形状也与朝鲜本土生产的产品完全一致。而“火星-11”的技术来源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9M723“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
也就是说,这次袭击乌克兰的,应该就是“火星-11”无疑了,而且与之前援助炮弹一样,朝鲜这次向俄罗斯提供的也很有可能是库存货。
除了朝鲜外,柯比还透露,俄罗斯正在与伊朗就购买短程弹道导弹进行谈判,而且伊朗方面已经向来访的俄军官员展示了自家的导弹能力,虽说目前并没有双方交付导弹的信息,但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交易的最终达成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事实上,朝鲜之前主要向俄罗斯提供的是炮弹。最早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乌克兰士兵就在战场上发现了俄军使用了朝鲜的152毫米榴弹,后来有媒体更是透露,朝鲜已经向俄罗斯出口了数十万枚152毫米的榴弹,但都遭到了俄朝双方的否认。
自那以后,关于俄朝频繁互动的消息,就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去年7月,当时乌克兰秋季反攻最猛烈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到访朝鲜,出席停战70周年阅兵仪式,在观摩朝鲜武器装备的同时,还与朝鲜高层举行了会面。
9月,朝鲜领导人更是亲自访问俄罗斯,在与普京举行会面后,后面的行程大多都是在俄罗斯军方高层的陪同下,参观俄罗斯的军事设施,比如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海参崴太平洋舰队基地等。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把许多家底都拿了出来,包括苏-57战斗机、图-160战略轰炸机以及“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而就在俄朝元首会晤结束后不久,美国方面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早在9月初,就有1000个集装箱的武器装备从朝鲜出发,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到海参崴附近的港口,然后再通过铁路一路向西运到俄罗斯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军火库。
至于伊朗,他们向俄罗斯提供军援的时间更早,而且不仅有炮弹,还有无人机。伊朗主要向俄罗斯提供的沙赫德无人机,由于其廉价、打击效率高的特点,深受俄军的青睐,现在俄罗斯在国内都有了自己的组装线。
视角转回现在。现在的俄罗斯虽然不能说“兵强马壮”,但至少算是“粮草充足”。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国防部扩大会议上,绍伊古就进行了一番年底总结,其中他透露了俄罗斯目前的军工生产数据: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坦克的产量提升了5.6倍、无人机产量增长了16.8倍,炮弹产量更是增长了17.5倍。
在后方不断扩大军工产能的同时,还有伊朗、朝鲜进口弹药的加持,可以说,俄军在前线已经是不怎么缺乏弹药了,我们现在也几乎看不到俄罗斯前线面临弹药不足的消息。
相比之下,乌克兰这边就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经过将近两年的消耗,以及西方援助的不断减少,乌克兰现在面临着弹药短缺的问题。前不久,乌克兰武装力量联合部队总司令纳耶夫就承认,乌方现在缺乏便携式防空导弹,目前的库存也只够进行几次大规模的攻击,如果没有西方伙伴的继续支持,那么乌克兰的军火库很有可能会消耗殆尽。
俄乌冲突打到2024年,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纯粹的消耗战,双方比的就是谁更能耗,谁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为己用。在西方军援的加持下,乌克兰一度在这场消耗战中占得上风,但随着局势的变化,俄罗斯现在明显调整了过来,重新取得了优势。那么接下来这种优势会不会扩大,既看俄乌,也看他们背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