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被曝以707分考入北大

2022-06-01   超级奶爸

原标题:寒门贵子韦仁龙:父母双亡,靠捡垃圾为生,被曝以707分考入北大

2013年,广西某山村,一位男子走到了生命尽头。临终前,他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不断地叮嘱说:“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

少年不停地点头:“放心吧,爸...”

可是当男子闭上双眼后,少年再也忍不住崩溃大哭,他扑在父亲冰冷的遗体上,疯狂地呼喊着:“爸爸,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但不管少年如何呼唤,父亲再也醒不来了。但其实,这个病逝的男子只是少年的继父,但他们情同父子。

或许你会问,少年为什么和继父生活呢?他的母亲呢?他的生父又去哪里了?

答案是残酷的,少年的生父、生母早已病逝。所以在继父死去后,少年才会歇斯底里地喊出那句:“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少年名叫韦仁龙,他1岁丧夫、3岁丧母、13岁相依为命的继父也撒手人寰了,别人一辈子都经历不到的苦难,通通在他身上上演.....

是屈服于命运?还是坚强地过活?韦仁龙的选择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被命运不断暴击的男孩,谱写了一曲励志赞歌....

1:

2001年,韦仁龙出生在广西的大山里,家里是肉眼可见的贫穷。

父亲望着襁褓里的婴儿,欣喜之余又愁眉不展,原因无他,他只是不希望儿子也重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困守在大山里,自然无法改变生活。于是,为了给儿子一个别样的人生,父亲决定远赴异乡去打工,他想努力赚钱,供养儿子读书。

然而,就在妻子翘首期盼丈夫收获而归时,噩耗却传到了这个贫困的家中,韦仁龙的父亲在工作时猝然离世,当时韦仁龙刚刚一岁。

孤儿寡母,日子多艰难。于是,村里人给韦仁龙的母亲介绍了一个同样家徒四壁的男人,母亲只有一个要求:“对我儿子好!”

就这样,一个显得贫苦的三口之家就此建成,一岁的韦仁龙有了继父。幸运的是继父虽然穷,却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对韦仁龙视如己出。

平日里继父下田劳作,休息时背着韦仁龙到处摘果子、游戏在山水间。日子虽穷,可一家人却其乐融融。

韦仁龙的母亲为了多挣点钱,在村里弹棉花。一段时间后,这个苦命的女子却咳嗽不止,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肺病晚期”!

丈夫死处筹钱,希望可以救回妻子的命,但生活没有照顾好这个可怜的贫苦人家。韦仁龙3岁时,母亲也追随生父而去了。

3岁的孩子原本是最无忧无虑的,可韦仁龙却先后经历丧父丧母,还好继父没有撇下这个苦命的孩子,决定抚养他长大。

为了给韦仁龙好的生活环境,继父思索再三决定带他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打工。于是,小小的韦仁龙跟随继父来到了海南。

2:

来到大城市后,继父就在工地上出苦力,没日没夜地干活。懂事的韦仁龙也从来不待着,他洗衣服、做饭,还会去捡垃圾,那年他还不到四岁。

继父看着乖巧的儿子,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偶尔休息时,他会带着儿子去免费的公园玩耍,也只有那时韦仁龙才可以享受一下童年应该有的放松和欢乐。

两年后,韦仁龙到了读书的年级,大城市的学费是继父无力承担的,而此时因为劳累过度,继父也疾病缠身。

现实摆在那,不屈服不行。于是,继父又带着韦仁龙踏上了回大山的列车,路上继父就告诉儿子,要努力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再次来到大城市。

回到家乡后,韦仁龙走进了学校,继父种田。出身寒门的韦仁龙比较早慧,所以他读书很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每次放学后,韦仁龙都会把成绩单交到继父手里,继父看后觉得再累也值得,很多时候韦仁龙不舍得回家,就坐到田埂上读书,一直到继父收工为止。

村里人都说,韦家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是块读书的料儿,每次继父听后都笑到合不拢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他眼里韦仁龙就是自己的儿子。

原以为父子二人的日子会这样平稳地过下去。不料,2013年苦难再次降临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继父积劳成疾,最终不治身亡。

继父倒闭眼那一刻,还在叮嘱韦仁龙要好好读书,此后偌大的天地间,韦仁龙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他只有一间四处漏风的房子和一亩薄田....

很多人以为,成为孤儿的韦仁龙会被生活击垮,会外出打工.........但所有人都猜错了,韦仁龙坚强地说:“我一个人可以养活自己,也要继续读书....”

苦难是最好的催化剂,从埋葬好继父那一刻起,韦仁龙就成了自己的“大家长”。

他让村里的长辈教自己种田,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一个瘦弱的少年,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劳作着。

为了省钱,野菜、野果子成了韦仁龙的主食,偶尔去捉几只螃蟹,就是给自己加餐,代价是脚指头被螃蟹吸得鲜血淋淋。

精神不跨,肉体上的疼痛又算什么呢?韦仁龙简单包扎下,继续干活,这个被苦难“眷恋”的孩子,有着超乎寻常人的坚强。

但他的日子实在太艰难....

3:

为了节省为数不多的钱,韦仁龙开始减餐,三顿饭他改成两顿、两顿改成一顿,到最后甚至两三天只吃一顿.

韦仁龙的同桌经常能听到他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声响,而为了分散注意力,韦仁龙选择埋头读书,因为“书是精神的食粮”!

实在太饿的情况下,韦仁龙就去捡烂菜叶子、去水果摊和老板要几个烂掉的水果,也斗胆对老板说:“不好的水果别扔,给我留着吧....”

老板心善,偶尔会给韦仁龙几个好的水果,但日子久了韦仁龙就不再去水果摊,他觉得老板也不容易。

韦仁龙就是如此善良,当初继父病逝后,舅公曾提出要收养他,可韦仁龙拒绝了,因为舅公家也不富有,还有三个孩子要养,他不能成为舅公的负担。

在韦仁龙身上,人性的光辉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深陷泥沼,他依然靠自己奋力生活,不做伸手党,不去依附他人....

身处绝境时,人总是有用不完的力气。韦仁龙开始琢磨多挣点钱,除了种田外,他还上山摘八角、到处捡垃圾,自己村里没有垃圾,就去隔壁村...

那会儿,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少年,一个接一个地翻着垃圾桶,他有些瘦弱,但是他眼里是有光的。

韦仁龙还擦干净了一个塑料瓶子,里面装着自己辛苦赚到的零散的钱,那一角、五角面值的纸币,是韦仁龙读书的全部希望。

有时候韦仁龙会觉得孤独、无助,他就来到继父坟前,跟继父聊聊天,说说话。只有在这时,一向坚强的他,才会忍不住落泪。

每次离开继父坟头时,韦仁龙都会说一句:“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坚持读书的,一定会走出大山的。”

那几年,韦仁龙不知道捡了多少瓶子,去工地上帮过多少工,翻了多少次垃圾,但他的小储钱罐里的钱,依然不够支撑续费的。

也是在他又一次陷入绝境时,学校知道了他的处境,校长知道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竟然如此艰难,决定伸出援助之手。

4:

在校长的倡议下,全校师生为韦仁龙募捐,最终凑齐了1480.5元。这些钱,将已经走到辍学边缘的韦仁龙成功地拉了回来。

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韦仁龙暂时无以回报,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帮助同学解析几道难题,在谁需要出体力活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过去。

后来,韦仁龙的事情又被电视台知道,这个困境中的少年走上了“第一书记”栏目,在镜头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节目现场,有爱心人士直接向韦仁龙捐款2万元,这就意味着他的学费问题彻底解决了,韦仁龙向爱心人士深深鞠躬。

当韦仁龙的事迹被曝光后,有记者曾走进大山采访报道,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学费实在不够,会退学吗?”

“不会!”韦仁龙坚定地说:“如果不够,就会和学校申请,出去打工一段时间,挣够钱在回来继续读书,如果再面前,我就继续出去打工,然后再回来读书.....”

也就是说,不管多么艰难,韦仁龙都不会放弃读书,因为这是继父最大的心愿。好在有爱心人士的帮助,韦仁龙学费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返回学校后,他继续埋头苦读,放学回家,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依然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他仿佛是在用生命学习。

韦仁龙十几年的人生所经历的苦难,仿佛是别人的一生一世,但纵然困难再多,也没有难倒聪明又坚强的韦仁龙。

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后,韦仁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农村出身,13岁成为孤儿的他,和城里孩子坐到一起,依然能保证名列前茅。

后来,有传言说韦仁龙以707的高分考入了北大,但是也有说考入的是华南理工大学,但不管考入的是哪所大学,韦仁龙都没有辜负继父的期待。

这个踏着荆棘丛走来的少年,终于凭借一腔孤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走向。

据说,录取通知书下来那天,韦仁龙一路跑到继父的坟前,痛哭不止,那些年所受的苦,他统统发泄出来了。

但感恩的韦仁龙,在离开前还不忘对“继父”说:“无论我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您,不会忘记家.....”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谁说苦难之下不能绝地反击,韦仁龙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路难走,只要坚持,就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本文完结,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