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建言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 校友@两会 (三)

原标题:他们建言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 校友@两会 (三)

五道口两会之声

卷首语

全国两会召开进行时,共有28位金融EMBA和金融CEO校友参加此次两会,共商国事,为国家发展、民生改善建言献策。我们将陆续推出两会专题系列,分享参会校友在两会上所提出的事关民生、国家发展的议案和观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两会动态,把握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

刘伟: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刘伟

全国政协委员

新疆君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营商环境的优化与改善,对民营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营商环境敏感度最高。刘伟提出,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我国改善营商环境奠定了法治基础,但在实践和操作中,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中小微企业参与度不高,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在今年两会,他建议由国务院制定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并授权全国工商联为评价实施主体,评价范围向市场感知度最强的中小微企业倾斜。同时把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和改善作为对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考核内容,力促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

石聚彬:形成“六链同构” 促进食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石聚彬

全国人大代表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促进食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更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石聚彬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向食品工业企业。二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成为“链主”,统领研发机构、高校人才基金等,形成产业链、教育链、研发链、融合链、创业链、资金链等六链同构,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链路效应提升转型质量。三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围绕原料、配方、生产工艺、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四是加大政策向农业大省倾斜力度,发挥农业大省供应链、产业链资源优势。

苏华: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

苏华

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

苏华建议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充分实现个人才干增长和价值提升。要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教本科规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

王斌:要给予中小企业切实有力的发展支持

王斌

全国政协委员

包头市塞北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斌在提案《关于后疫情时代,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复苏和发展的建议》中提出要给予中小企业切实有力的发展支持。首先,继续出台更多更加精准的财税、金融、货币等惠企政策,延续为相关企业纾困解难效果明显的阶段性惠企政策;其次,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流问题,让企业能够运转起来;第三,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小微企业复苏和发展提供充足底气。

此外,王斌还希望中小企业紧跟时代发展,勇于“牵手”人工智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一方面,健全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行业标准,制定示范性政策法规,建立多维度监管框架,助力中小企业用好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惠企和纾困帮扶力度,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强链、 补链、固链、稳链,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生态环境;同时培育‘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积极搭建人工智能一站式平台,引导人工智能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形成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与产业智能转型循环互促新格局。

张春华: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张春华

全国政协委员

深圳市工商联主席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榜首。但在对比全球其他老牌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仍有一段路要走。为此,张春华提交《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建议支持在广东及深圳开展样本试点,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业深度融合”平台示范区。

来源:上海证券报、华夏时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

编辑:丹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