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进入无航母时代,苏-33已成绝唱,唯一希望就在中国身上了

2024-08-05     三金武器说

随着时代变迁,美国国家的军事格局也会产生一定改变。虽然俄罗斯曾经也是航母强国,但进入21世纪之后,似乎逐渐丧失了其航母优势。也有不少人表示:俄罗斯进入“无航母”时代,苏-33已成绝唱。

那么面对这一现象,不少人称:唯一希望在中国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苏联时期,苏联海军拥有庞大的航母舰队,航母数量和质量位居世界前列。

冷战期间,苏联建造了一系列航空母舰,如“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极大提升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而苏-33战斗机是苏联末期研发的舰载机,专门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设计,具有优秀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苏-33的服役,标志着:苏联航母战斗群的成熟。

可是,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航母力量。可由于经济困难和缺乏资金,俄罗斯海军的航母发展陷入停滞。

如今,俄罗斯仅剩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该航母也因年久失修和多次事故,而频频陷入维修状态。

苏-33战斗机作为“库兹涅佐夫”号的舰载机,其数量有限,且机龄老化,战斗力逐渐下降。再加上俄罗斯目前没有新的舰载机型问世,苏-33面临退役后缺乏替代品的困境。

虽然了解到俄罗斯目前的一些现状。可外界为什么会认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希望在中国身上呢?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难理解。毕竟,近年来,中国航母力量迅速崛起,从第一艘“辽宁”号航母的改装成功-自制航母“山东”号的下水,再到第3艘国产航母的建造,以及海试,中国在航母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取得显著进步。

并且我国航母发展不仅在数量方面占有相应优势,而且在质量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山东”号为例,其综合作战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中国还在积极研发新型舰载机,如歼-15和未来的歼-31,不夸张的说,将要提升航母编队的整体战斗力。

随着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技术交流方面。

自苏联解体后,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量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如苏-27战斗机、S-300防空导弹等,这些引进,也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水平。

而且,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航母领域的合作也有所加强。如,中国“辽宁”号航母的改装就得到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此外,中俄还多次举行联合军演,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

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俄罗斯航母力量的衰退,既有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面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频繁的维修,以及苏-33战斗机逐渐退役,俄罗斯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和军事合作伙伴,成为俄罗斯在航母领域唯一的希望。

要知道:中俄在航母技术合作方面,确实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可向俄罗斯提供航母建造和维修的技术支持,帮助俄罗斯修复和升级现有航母。同时,中国的舰载机研发经验和技术也可为俄罗斯提供借鉴,帮助其研发新型舰载机。

此外还可在航母战斗群的编队和战术运用上进行合作,提升双方的作战能力。通过联合军演和技术交流,可共同探讨航母作战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促进双方海军力量的提升。

以及,中俄在航母领域的合作,不仅有技术上的需求,也有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俄罗斯可降低航母建造和维护的成本,节省宝贵的军事预算。

与此同时,中俄的军事合作也有助于增强双方的战略互信和政治互助,进一步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进入“无航母”时代,苏-33战斗机逐渐退役,使俄罗斯在航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俄罗斯有望重振其航母力量。中国在航母建造、舰载机研发和航母作战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为俄罗斯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未来,中俄在航母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推动双方海军力量的共同提升。在新的国际海军格局中,中俄的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海上安全与稳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cd31f2a8772ba7751d0ea7ea778b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