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未来(富书专栏作者)
前段时间,“最强逆袭王”周信静的故事刷屏了全网。
周信静出生在浙江一个贫困小岛,初中毕业后念了职高。
若无意外,这可能就是他学历的天花板了,但他努力考研到浙大,并且最终考取了麻省理工的博士。
新闻一出,全网热议。
有网友化身柠檬精,他不就是读书天赋好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网友则认为,天赋固然重要,但他的逆袭,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这两种声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后天难以改变。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
《终身成长》一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曾说: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面对挑战,庸者自我设限,高手打破边界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早年在游戏公司上班时,上司请他开发一款游戏。
乔布斯邀请好朋友沃兹共同参与。
沃兹得知只有4天时间,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怎么可能做得完?
那个时候,沃兹白天还在普惠公司上班,留给他开发游戏的时间并不多。
更别说,在70年代,4天开发一款游戏,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即使放到今天,4天也未必能做好。
可乔布斯鼓励沃兹,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肯定能做到。
于是,沃兹白天一边上班,一边构思游戏设计,下班匆匆吃口快餐,就跟乔布斯一起通宵干活。
就这样,乔布斯和沃兹4天没怎么合眼,完成了别人不敢想的任务。
很喜欢一句话:所有的平庸,都是自我设限的结果。
当你敢于突破限制,你就会发现天地无限。
周信静也是如此。
他刚进入浙大读研时,向同学咨询CMU读博事宜,CMU是美国计算机排名前四的大学。
同学得知他这一想法,纷纷劝他放弃,CMU门槛太高,即使申请也未必能成功。
可周信静却觉得,虽然难度很高,但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研究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凭借着这种坚持不懈地努力,他最终考入了麻省理工。
励志演说家莱斯·布朗说:生命没有极限,除非你自己设置。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阻碍一个人成长的,不是外部条件,而是他内心筑起的高墙。
一旦思维受了限,能力就上了锁。
在成长的路上,遇到挑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面对挑战时,你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
那些看不见的心理牢笼,会扼杀一个人的潜力,束缚一个人的发展。
唯有敢于尝试,才能打破边界。
面对阻碍,庸者丢盔弃甲,高手越挫越勇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挡板隔开。
鳄鱼猛地攻击小鱼,但被透明挡板弹开了;它又试了几次,结果都失败了。
过了一会儿,心理学家拿走了挡板。
鳄鱼竟然不再攻击小鱼,它放弃了挣扎和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生活中,很多人和鳄鱼一样,遇到阻力便萌生退意。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咬牙坚持的人。
就像电视剧《一路朝阳》中的律师李慕嘉。
有一次,李慕嘉受客户委托,向欠款人唐虎追债。
唐虎一见她就跑。
李慕嘉天天蹲在唐虎的工厂门口。好不容易守到人,话还没说两句,对方就开着车扬长而去。
即使如此,李慕嘉誓不罢休。
唐虎见拗不过她,问她:姑娘,你促成这一单能赚多少钱啊?
接着,又话音一转说:能赚多少钱你告诉我,我把钱给你,求求你走吧。
这要换作其他人,也许就放弃了。
李慕嘉偏不死心。
得知唐虎无力还债时,她竟协助唐虎参与投标,为他出谋划策。
在李慕嘉的助攻下,唐虎最终拿下了项目,同意了还钱。
发现了吗?真正的强者,即使前方困难重重,也能咬牙前行。
周信静也是如此。
读研期间,他受到一篇论文启发,想到一个新的idea。
如果能拿到作者的源代码,将大大节省科研时间。
可作者拒绝提供,他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上。
论文投出去之后,审稿方提了很多苛刻建议。
周信静本人不具备改进条件。
有人劝他改投别家,周信静不听。
他寻找机会去阿里实习,并利用阿里的办公条件完成了科研,最终论文成功发表了。
其实,人生在世,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
有的人面对挫折一蹶不振、原地摆烂,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而优秀的人,即使失败了,也能愈败弥坚,从而倒逼自己,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庸者丢盔弃甲,高手越挫越勇。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站上顶峰的高度,而是跌下谷底的反弹力。
面对失败,庸者向外归因,高手向内归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输了比赛,都怪那个猪队友;
项目没签成,公司报价太高;
业绩不理想,客户质量太差……
在他们的逻辑里:我没错,都是别人的错。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自利性偏差”:把好结果归于自己,把坏结果归于外界。
自利性偏差会阻碍我们理性看待事实,客观审视自己。
作家李尚龙有一位朋友,经常指责同事、责骂领导、痛斥时代。
起初,李尚龙听他倒苦水,认为他敢言敢语,真有勇气。
可时间一长,李尚龙受不了,问他:既然你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有没有想过换一个环境呢?
他解释称:我没本事啊!没钱啊!还不是这个社会害我没存款的!
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他们怨天怨地,却从未检讨过自己。
殊不知,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
有一位业务员,负责推销公司的香皂。刚开始,他工作非常卖力;可不知道为什么,业绩始终做不起来,订单少得可怜。
他很纳闷,于是从产品、价格到话术,系统性地复盘。
经过分析,他认为,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没问题,真正问题的根源,恰恰是在自己身上。
他研究自己的话术,努力提升表达沟通能力。
一旦产品没卖出去就反思,我是不是哪些地方没做好?话术是不是没有说服力?
有时候,他甚至会让客户给他提建议,然后加以改进。
正是靠着常年自省和不断精进的态度,他业绩越做越好,在职场上一路高升。
这个人,就是高露洁总裁立特先生。
所以你看,没有人天生牛逼。只不过,庸者向外归因,高手向内归因。
越是牛逼的人,越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们往往能对照自身,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柏拉图说: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会是个成功的人。
一个不懂得反省的人,越努力越平庸。
当你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不足,就能有所进步。
顺丰创始人王卫曾说:一个人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若能长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可能从思维到行为都跟别人不太一样。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从来不是天赋、智力,而是思维方式。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不要让你的思维方式,囚禁了你的未来。
让我们改变思维方式,拥有无限精彩的未来。
作者简介夏未来,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前广告公司文案狗,现十八线小县城策划,本文:富小书,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屏蔽力》,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