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沙头角鱼灯舞是一种以鱼灯为道具的广场男子群舞,起源于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当时客家沙栏吓村的吴氏祖先倚海谋生,结合鱼的特性创造了这种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独特舞蹈,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如果想要一睹这一非遗文化瑰宝,却并不容易。因为是当地特有的民间民俗艺术,因此在沙头角鱼灯舞起源地以外很少能够看到相关的表演。如今,这一现象随着直播平台的介入得到了改变。
10月31日,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第五场——沙头角鱼灯舞专场在YY直播正能量官频和南方都市报微信视频号同步上线播出。YY直播金牌艺人梦梦子走进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栏吓村,以“展览+展示+展演”相结合的直播形式,向观众呈现了沙头角鱼灯舞“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绝美风韵,累计吸引超过43.2万人次在线关注。
近年来,直播成为青年人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新兴方式。直播“新舞台”的形成延展了文化传承的线上空间,超越时空限制,透过直播,文化的创作过程被全面呈现,这对具有过程观赏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来说效力绝佳,也加快了非遗文化通过直播破圈的进程。
看舞蹈 探技艺 直播刮起非遗文化风
在沙头角鱼灯舞专场的直播中,梦梦子首先来到位于沙头角中英街的鱼灯舞博物馆,这是深圳首个以国家级非遗命名的博物馆。沙栏吓村村长吴伟彬从历史起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等角度,向梦梦子和观众介绍了沙头角鱼灯舞与海洋、与鱼类的关联,揭示了当地渔民与海洋和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展现了鱼灯舞文化的发展脉络。
为了更全面的展现鱼灯舞的魅力,梦梦子来到鱼灯舞教学教室拜访沙头角鱼灯舞国家级传承人吴观球。“现在政府对于鱼灯舞越来越重视,传统的舞蹈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我也有很多优秀的徒弟,这是令我非常欣慰的事情。”吴观球在与梦梦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到。
随后,吴观球拿起不同形态的鱼灯,像直播间观众展示特有的舞蹈动作,年逾八十的吴观球舞起鱼灯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引得直播间观众直呼“学习鱼灯舞强身健体”、“老爷子到底是八十还是十八”。
据悉,沙头角鱼灯舞专场直播,是“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的收官直播。在此之前,YY直播还推出了中山醉龙舞专场、广绣专场、潮州铁枝木偶戏专场和罗浮山百草油专场。
在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专场,YY直播金牌艺人倾城带队走进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展开直播探访。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讲解员肖泽凡从历史起源、成分标本、主要功效等角度向倾城和直播间观众充分展现了罗浮山百草油与葛洪、罗浮山以及岭南中医药的关系,揭示出罗浮山百草油的丰富文化内涵:罗浮山百草油不仅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医药传统制作技艺的重要代表。
这场直播累计吸引超过44万人次在线关注。截至目前,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系列活动共有多位非遗传承人、主播和多家媒体参与,直播季已累计吸引了超过两百万网友关注。
新视角新方式 助力文化传承
谈到策划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的初衷,YY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并以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为要点明确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目前,YY直播紧跟国家政策方针,策划并推出“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活动,希望充分发挥平台主播带动作用、自身数字传播流量优势,以新视角、新方式助力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承传播,助力建设高标准人文湾区。
在此次系列直播中,YY直播携手平台知名主播,以非遗文化探访、非遗技艺体验、非遗项目揭秘为主题,联合非遗传承人共同完成多场精彩直播。此外,直播活动还对大湾区范围内古镇、古街、非遗文化风情街、非遗博物馆等进行直播探访,深入挖掘、展示大湾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这并非YY直播首次尝试将直播与文化做破圈尝试。在YY2022年度巅峰盛典上,YY直播炬光联盟宣布启动“非遗筑梦计划”,年内已陆续落地“青少年非遗公开课” 、“手艺人专场直播”等多项非遗相关活动。而 “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深度整合平台、公会、主播、非遗传承人多方资源,高度聚焦大湾区文化特色,实现湾区文化创新传播,成为“筑梦计划”最有代表性的落地项目。
直播成为文化传承新平台
一直以来,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业态单一,发展张力不足;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断代;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渠道缺位等。
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直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承和宣传等方面的问题,让非遗文化从隐秘走向大众,重新焕发生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
可以看到,随着网络直播成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媒介,许多非遗从业者选择在直播间推广表演类、手工艺非遗,引发了一阵阵的“非遗热”和相关非遗项目的消费热潮。用好直播等线上媒介,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非遗文化消费模式,有望成为今后提振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也能够为文旅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在行业看来,推动非遗传承,需要网络平台持续打造正能量项目,营造浓厚的线上氛围,并探索出可行的商业化路径。
近年来,YY等网络直播头部平台纷纷入局传统文化直播,极大地拓宽了非遗的传播边界和受众范围,为非遗传承人和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
YY直播相关负责人认为,直播有着特有的穿越时间、空间的属性,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必然大有可为。目前,YY通过连续多年创新模式摸索出了正能量直播的新范式。从开辟非遗直播频道,到加入直播行业公会、主播共同参与;从“传承匠心 探索非遗”,到“非遗筑梦计划”启动,“YY直播充分发挥出直播平台的优势,不断为推广传统文化和正能量事业发展输送新动能。”他表示,未来YY直播还有望利用直播与文化、直播与公益之间的化学反应,探索正能量事业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