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 逆风而行 ——娄星区疾控中心全力抗击新 冠肺炎疫情

2020-02-10   娄星发布

在新冠肺炎阻击战、总体战中,区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全体干部职工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员参加、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流调机动队:专业而细致

区疾控中心共有4个流调机动队,分别是一个医院流调队和三个现场流调队。为实现人员最大高效利用和工作流程最合理化,该中心反复多次进行了调整充实,均由中心班子成员带队,由专业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对病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等。现场调查后,要汇总讨论分析,后续进一步补充完善,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详细调查到位,截至目前,出动应急机动队50余批次,累计出动机动队员600余人次。

检验人员:严谨而无畏

4名检验人员全是娘子军,其中3个是二胎妈妈,非常时期,舍小家顾大家。她们负责对市中心医院和另外三个发热门诊的样品及时收集并按规定送到市疾控中心,每天三轮次;对密切接触者上门进行鼻咽拭子采样,并及时送市疾控中心检验。她们不惧怕采样的风险,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接到指令,马上出发,样品采集严谨规范,样品收集送检及时,结果及时反馈,工作有序衔接。

消毒人员:退役军人显担当

消毒队由退役军人组成,主要负责疫点疫区的现场消毒和单位办公楼、院落以及机动队员回单位后的消毒处置。对病例居住地及周边环境、场所、物品等实行全面彻底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单位办公楼和院落每天两次消毒。对机动队员回单位后的车辆、物品及时消毒,医疗废弃物按规定收集管理。退役军人虽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关键时候军人本色,尽显担当。背着笨重的喷雾器,还要爬楼梯,一背就是几个小时,和流调机动队员一起,处理完现场消毒,回单位都是凌晨两三点了,经常双肩通红甚至溃烂,但是他们任劳任怨。到目为止共计完成消毒面积近万平方米。

应急值守人员:24小时接报不停歇

应急办24小时应急值守,认真做好24小时疫情信息监测,及时分析汇总各种数据和统计报表,每天中午12:00和凌晨00:00准时两次上报报表。办公室24小时值班,负责各种咨询、举报、投诉信息的接报、处理、反馈,还有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电话铃声一响,立即接听,耐心解释,及时处理、汇报反馈。截至目前,共接报处理疫情防控相关信息400余条次。信息报送突出急、精、准、详,熬夜加班是常态,喉咙嘶哑是正常。

后勤保障:背后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由于疫情的快速蔓延,防护物资货源非常紧缺。为确保物资供应,后勤人员每天与各经销商、厂家联系并制定计划,并积极协调联系省、市卫健和疾控中心及区卫健局,千方百计想办法调配物资,为抗“疫”一线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人员基本都在一线,物资都是自己搬运。应急仓库,物资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严格杜绝浪费,特别是紧缺物资,严格控制,确保一线流调人员个人防护安全。中心两台应急处置车,两个司机24小时运转,流调、消毒、检验收样送样等工作,随喊随到,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除了疫情处置一线,还有默默在背后付出的宣传报道人员,深入第一线采访,跟踪拍摄,积极挖掘新闻线索,连夜赶稿,及时把中心的工作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正面典型,激发正能力。截至目前,共计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发送防控知识短信15万余条。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入户宣教数万人次。发表通讯稿件12篇。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无论是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区域消毒、采样检测,还是24小时应急值守、健康知识宣教、后勤保障,在每一个直面疫情的岗位都有疾控人的坚毅身影,大多数人都在多岗位轮流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春节,他们没有假期,只有坚守和奉献。他们每天吃泡面,白天连着黑夜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娄星疾控人坚持率先垂范,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发出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号召,充分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精神,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用实际行动诠释“甘于奉献的精神、勇于担当的意志”,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筑起一道坚强堡垒! (张春莲)

(机动队员:“我们在坚守,请放心”)

(检验人员:“我们是大无畏的娘子军”)

(消毒人员:“我是退伍兵,我来上”)

(应急值守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

(寒风灯影下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