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3-12-16     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王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北京报道

“中国消费的基数(包括中国庞大的人口消费基数)对境外的企业和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当我们用这个吸引力找到这个切口以后,我们希望把中国的企业通过这种管道输出去。”在12月12日“2023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中轻跨境(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勍如是表示。

在过去的十年,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大部分是央企,接下来的金色十年,是否会有更多民营企业也“走出去”?王勍对此表示认同,在刚过去的十年,“一带一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海外投资,大量民营企业也是经常在国外、国内两边跑,而且也深刻感受到,享受到红利的共建国家面貌的改变,包括道路、铁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跟一些央企有一些接洽。

王勍介绍,从自身企业的贸易业务来说,除了常规的进口和出口以外,还承接着京东的塞浦路斯国家馆和斯洛伐克国家馆在国内的运营,以及它整个供应链的引入。“所以,我们可以为中国的消费者引入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建立一个保驾护航、作为产品引入的一个通道。通过这个平台,为这两个国家的产品保驾护航,在企业的多重认证下进入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王勍认为,能够把高品质的产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引入中国,是非常有价值的推动,未来在这方面还会持续发力,希望跟更多的国家合作,利用中国比较成熟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让产品可以触达中国消费者。

“京东会跟每一个国家合作开设一个国家馆,我们拿到使馆的授权后,整个使馆把它的国家贸易供应链全部交给我们,我们负责维护、开发,以及帮助这些供应链产品进入中国。他们的驻华经商参赞带来名单,我们做对接和落地,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线下渠道让这些产品进入中国的消费市场。”王勍介绍。

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了八成以上。

王勍介绍称:“因为我们是做双向双线的跨境业务模式,就是线上线下以及进和出。具体来说,‘进’我们希望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核心品牌,希望有个大的视野,找到小的切口。”

王勍指出,之前中国大量出口型企业是靠OEM(代工生产)订单式的生产完成贸易的出口,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同时,我们也在尝试一些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不用等订单,因为企业订单式的出口到境外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的品牌的,只有自己的产品。“没有品牌的企业,当没有订单以后,这些企业的产品传播就会受阻,标准又是出口型标准,在国内市场也很难再次进行二次零售市场的传播。”王勍说。

王勍表示:“我们已经尝试通过这种模式,把电商直播在中国带货的方式反向做到境外,在境外,在我们锁定的园区和国家里面,可以让这些企业的商品,企业家带着商品入驻,通关、报关结束之后,直播团队直接登录境外媒体做反向销售,然后让这些用户直接获取C端用户,这是我们希望跟我们现在合作的两个国家,以及我们正在争取的其他国家都在探讨的方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bc1e616f094c2068129092db6bf9e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