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审美变好了

2022-08-17   爱范儿

原标题:小米手机,审美变好了

记得在小米对外公布与徕卡合作之时,我们就认为这是“米冲高”的关键点,甚至要比 MIX 系列重回巅峰还要重要。

而这一次,小米并没有让人失望,让市场冷却,甚至我身边的资深小米用户也发出感慨“让我再当一次米粉”。

小米 12S Ultra 可以说是小米近年颇为现象级的产品。以往,小米数字系列或者说小米手机成为当年的“爆款”,更多的还是围绕着配置、规格、价格等因素。

小米 12S Ultra 却是“影像”,甚至也可以说是与徕卡合作所带来的特色。

其中有个有意思的插曲,在小米 12S 系列推出后,相关徕卡水印的相机 App 被人提取,“克隆”到许多小米、红米产品内,意外地引发了一轮热议。

甚至后续,微信一些小程序也推出了相关 DIY 水印的功能,引发了新一轮传播。无论是调侃还是模仿,这次小米与徕卡的合作,有了那么几分出圈的势头。

抛开徕卡的光环,小米 12S Ultra 采用了一英寸尺寸的图像传感器,有着硕大的摄像头模组,但小米却将其设计成类似镜头的样式,甚至外径的 58mm 也与许多镜头的外径类似(UV 都可以通用)。

这种“符号化”的设计元素,更容易让人接受,加上一些细节的调整,让整台小米 12S Ultra 看起来十分的舒服,直白点说就是“好看”了。

同样地,在前几天小米发布 MIX Fold 2 时,上述的过程也来了一遍。

小米 MIX Fold 2 主打“轻薄”的特色,很容易让人记住它,也是小米对其宣传的重心。

在整体的配色、设计上,小米 MIX Fold 2 也很耐看,尤其是“星耀金”的调色,十分淡雅,有了几分高贵的气质。

无论是小米 12S Ultra,还是小米 MIX Fold 2 展现出来的设计风格,甚至是红米 K50 宇宙的整机设计风格,相对以往也有了不小的进步,越来越好看了。

先考虑高性能,再考虑工业设计

即使小米 12S Ultra、小米 MIX Fold 2 在设计上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但在小米官网的详情页中,仍旧走的是理性规格派。

小米 12S Ultra 主要介绍影像系统,而小米 MIX Fold 2 则主要围绕机械结构。

倘若再往前翻翻的话,小米 11、小米 10、小米 9 围绕的则是首发高通旗舰处理器,带来了多少的性能提升(跑分)。

小米 MIX 系列则是针对“全面屏”技术的分解与解释,以及相关陶瓷材质后盖的描述。

纵使在早期针对小米 3 设计推倒重来的小米 4,在宣传上实则也是围绕着“一块钢板”的机身材质来做文章。

“风格化设计”,似乎与小米手机无关,它更像是一个“理科生”,试图用客观的数据来解释产品的一切。

小米、红米产品的详情页里,几乎多是一些数据规格的堆砌,而发布会上的重点也在屏幕、相机、处理器(性能)、价格这些方面。

倘若做一个小米 12 年来发布产品集锦的话,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并非是产品亮相那一刻,而是产品的价格数字,随着一声“Duang”的音效“跳入”屏幕的一瞬。

甚至,在我写下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里就有了相应的画面,以前是 1999,而后续这个数字变成了 2999 或者其他。

诚然,小米手机最初就是依靠着“性价比”打出知名度,成功地把智能手机价格打了下来。

在成立小米一年之后,雷军在接受新浪科技访谈时,曾直言“做的就是高性价比手机,首先考虑的是高性能,其次才是工业设计”。

并且也强调“产品的外观不能有人不喜欢,设计团队的方案就是没有设计是最好的设计,简约内敛”。

没有设计是最好的设计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也成为当时小米手机设计的一个概括,自然也引起了相当大的波澜,当然负面居多。

这句金句也被过度解读为,小米手机不需要设计。其实在 2011 年,手机市场的竞争还算温和,市场空白也较大,即使“没有设计”,1999 元的小米也能够拿下不少的份额。

随后几年,小米依然延续“简约”的设计风格,小米手机也几乎每年都会更换设计,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在找那么一个让大众“不那么讨厌”的外观设计。

但处于同时代的智能手机巨头们却开始了“家族化”设计,彼时如日中天的 Motorola、HTC、SONY 凭借着一致的设计风格不断引领着大众的审美。

HTC One X、HTC Butterfly 与 HTC One 图片来自:anandtech

其中,HTC 在 2013 年推出了 HTC One,凭借接近一体化的金属后盖设计风靡了全球,成为当时把设计和材质结合呈现的最好的产品,与另一个巨头苹果不相上下。

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成功引发了“互联网造机”热潮,新入局的厂商热衷于 1999 式的性价比神机,但却在设计上着墨不多。

更多奉行的是“都 1999 了,还要什么自行车”的产品策略。

魅族 M8、魅族 MX 与小米 1

不过,魅族则是一个例外,无论是一炮而红的 M8,还是后续换到 Android 赛道的 M9、MX,主打是独树一帜的设计。

不同的侧重点,也让魅族成为国产手机设计的一个标杆,以及成为许多用户心中的“白月光”。

在彼时,走性价比是抢占市场,而注重设计品位则是在经营品牌,他们的选择都没问题。

几年过去,走性价比的品牌面临着向高端市场突围,而经营品位的品牌也面临着市场份额增长的压力。慢慢地,它们也开始变成了曾经对方的样子。

好的设计是尽量少的设计

在说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设计”八年后的小米 9 发布会上,雷军也承认此前对于设计的表达有误,本意是“没有刻意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这也与德国现代设计大师 Dieter Rams“设计十戒”,其中的“好的设计是尽量少的设计(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理论较为接近。

有趣的是 Dieter Rams 的设计风格,也是 Steve Jobs 早期所坚持的简洁设计。近来,雷军表示小米将会全面对标苹果,也算是一种早有预谋了?

同样在小米 9 发布会上,雷军坦言早期小米手机不够漂亮,是因为综合实力不够而导致,并非不重视设计。

其实在小米 6 之后,小米手机已经变得“精致”了不少。尤其是初代 MIX 的出现,可以说是小米手机的巅峰之作,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设计理念。

小米 6

在 MIX 成名之后,小米也开始尝试高端化,从数字系列分化出 Note 系列,并配合 MIX 一同打出品牌溢价。

但小米 Note 系列与数字系列差异化不够明显,MIX 系列的迭代出现问题,小米高端化的尝试暂缓。

小米 MIX 初代

小米数字系列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节奏,主打配置、规格,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整体价格的上扬,也让小米开始思索如何再次摆脱“1999”的标签。

这次站出来的是红米,品牌独立之后,接过小米 1999 的大旗,而小米也再次冲击高端化。

产品高端化,并非只靠着“硬件的堆料”,同样也需要精致感、设计感和品牌品味,而小米不那么擅长的风格设计,也成为其一个短板。

iPhone,家族化设计的典范

同样打算冲击更高价位段的 OPPO、vivo,近年的产品引入了“家族化”设计的理念,利用有辨识度的外观设计,来成为品牌印象的一部分。

像是“一体化曲线”、“陶瓷云窗”的理念不断地出现在同一品牌的产品之中,久而久之,这些风格化的设计元素也极易与品牌绑定。

就好似此前 iPod 风靡全球时,白色的塑料机身以及耳机就是 iPod 的代名词,不用 Logo 提示便足以让人联想到品牌。

小米 12S Ultra、小米 MIX Fold 2 的外观的确耐看了不少,配色也足够地精致,但通盘来看,小米每款产品之间似乎少了些许关联。在机身设计上,似乎少了那么一个标志性的元素。

但设计风格的延续,需要一个过程,小米 12S Ultra 和小米 MIX Fold 2 提高的颜值便像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