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开心麻花,近年来它就像是个走在风口浪尖上的喜剧大厂,一边努力尝试着各种转型,一边又时不时被观众吐槽。这不,最近上映的《抓娃娃》,4天票房就破了6亿,又让人开始琢磨:这到底是开心麻花的口碑翻身仗,还是沈腾马丽这对老搭档的又一次“英雄救美”?
想当年,《独行月球》那31亿的票房,简直就是暑期档的一剂强心针。如今,《抓娃娃》又接力赛跑,这速度,让人不得不感叹,沈腾马丽这对CP,简直就是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但话说回来,开心麻花自己呢?这些年,它可没少在口碑上下功夫,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改变不是说说而已,得拿出真家伙来。
说《抓娃娃》是部“非典型麻花电影”,这话可一点也不假。早期的开心麻花电影,常被吐槽是“段子喜剧”,笑点低俗。但这次,《抓娃娃》可算是有了点新意,笑点不再是那些老掉牙的段子,而是靠反差、信息差来制造笑料。比如电影里,贾冰上门扶贫,马丽却拿出上等雪茄招待,这反差,简直让人笑喷。
不过,更让人惊喜的是,《抓娃娃》在内核上也做了大改变。它不再走那种“给loser精神按摩”的老路,而是讲了一个小孩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这,可不就是咱们常说的“成长”吗?
其实,开心麻花早就想转型了。想当年,《李茶的姑妈》那部电影,简直就是开心麻花的“滑铁卢”,票房口碑都不咋地,还把开心麻花2018年的影视及衍生板块营收给拖累了。从那以后,开心麻花就开始寻求转变,不再迎合那些loser的美梦,而是追求更普世、宏大的情感输出。
《独行月球》就是个例子,这部电影已经很大程度上“去早期麻花化”了。导演张吃鱼都说了:“对我来说,比票房更重要的就是豆瓣的评分。”只可惜,口碑还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麻花变了,有人觉得它不搞笑还煽情。
那么,《抓娃娃》呢?它会不会走得更远?从目前来看,它的评分可是比《独行月球》还要高一点呢。但是,它能不能为开心麻花彻底打个口碑翻身仗,这还真不好说。
为啥呢?因为《抓娃娃》这部电影,它想讽刺中式教育,可又好像是在迎合。观众们的看法那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觉得这部电影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怒打一星;有的人却觉得这是部讽刺佳作,给出了四到五星的评价。这,可不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其实啊,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抓娃娃》它本质上还是部喜剧片。喜剧元素和主题不统一,这就让观众们的观感出现了分歧。你说它是育儿版《楚门的世界》也行,但和《楚门的世界》比起来,《抓娃娃》的别扭感那可就明显了。
再来说说这电影里的主角们吧。如果不是沈腾马丽这两位极其讨喜的国民级主演,《抓娃娃》遇到的争议那肯定会更严重。这俩人的形象与演绎那可是给这部电影加了不少分呢。戏外也是如此啊,沈腾马丽这俩人简直就是开心麻花的“摇钱树”。
可话说回来啊,沈腾和马丽他们俩人可都有超出开心麻花的远大前程呢。沈腾就不说了啊,票房号召力极强的头部中年男演员嘛;马丽也是啊,她可是位强大的喜剧演员呢。只可惜啊,开心麻花并没有给予她同样强大的角色。
所以啊,这《抓娃娃》到底是不是开心麻花的口碑翻身仗呢?咱们还得再瞧瞧。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啊,沈腾马丽这对老搭档还是开心麻花最大的王牌呢。至于开心麻花自己嘛,它还得再努努力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