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小区出入口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坚持群防群控;他高举喇叭,穿梭在小区进行宣传劝导,力求入心入脑;他逐栋、逐层、逐户开展“敲门行动”,登记居民信息,加强防疫政策宣传;他为社区发放物资,奋战深夜,忘记饥渴;……
他是来自中交上航局所属中港疏浚公司的李凯,加入中交上航局整建制志愿者突击队之前,从事的是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十几天前,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建交委的号召下,他毅然写下请战书,与其他12名同伴一道,连夜奔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紧急驰援上海社区一线抗疫。
“您好,我是平望社区志愿者,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正在上门摸排,请您理解和支持!告知我们您家庭的基本信息。”根据南京东路街道统一安排,志愿者突击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行动,李凯所在的第3组对接街道下辖的平望社区。由于该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管理难度较大,小组一行4人被调整为分头行动,具体到李凯,则是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负责浙江中路159弄、167弄和福州路623弄居民的核酸检测、信息统计和物资保障等事宜。
李凯回忆说,初到平望社区时,原先的9名居委工作人员有8人已经感染,现场核酸检测秩序相对混乱,无法做到防疫部门要求的“应检尽检”,“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摸排清楚整个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志愿者立即出发,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居民花名册和微信群。”
明确任务后,李凯第一时间走街串巷,通过“敲门行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地毯式拉网排查。除了向居民说明情况、点对点建立微信群,他还积极宣传防疫小知识,努力帮助居民消除恐惧和疑虑。
“入户登记是‘长征第一步’,紧接着就是居民名单的复核和录入。”李凯介绍说,平望居委目前所在的办公室曾是95#旧改地块拆迁指挥部,疫情暴发以来变为生活物资储存仓库,地板反潮严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为了加快建立居民花名册,社区工作人员临时找来几台旧的台式电脑,拼凑出几张办公桌椅。
“这是老本行,我拿手!”李凯发挥专业所长,迅速组装好电脑,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信息复核、录入工作。平望社区约有3000多个居民,人员分布复杂,登记信息量巨大,电脑还时常出现卡顿,但李凯并没有退缩,一直从当天中午忙到晚上十点多,随即又配合社区,通过新建的居民微信群,将第二天核酸检测通知到位,保证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5月9日至15日,根据黄浦区政府统一安排,平望社区采取静默管理。“希望社区允许我们加班,我们一定能用最快的速度,把物资送到居民手里!”5月11日17:00左右,看到最后一批生活物资卸下货车,李凯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请缨,愿意加班加点为居民发放生活物资。此时,外面已经飘起小雨,夜幕也渐渐降临。他立即穿上雨衣、拿起名单,奔向物资分发点。
分拣、装箱、通知居民分层下楼、确认领取名单……在大家的齐力配合下,当天深夜十点多,李凯终于协助完成所有分发工作,将新鲜的蔬菜、米、面送到了居民手中。
“啊,忘吃晚饭了!”看着居民开心地抱着物资回去,李凯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不禁也笑了起来,“不过这都没什么,党旗在,阵地就在,相信在社区工作者和我们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平望社区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必定能战胜疫情,守护好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