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元代砖雕壁画墓!济南考古新发现!72座墓葬惊现历城

2023-09-13   生活日报

原标题:罕见元代砖雕壁画墓!济南考古新发现!72座墓葬惊现历城

2022年8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附近一建设工地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宋元至清代民国时期墓葬72座,以元代和清代墓葬为主,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280余件(组)。‍

元代墓葬20座

元代墓葬20座,形制可分为圆形砖雕墓和土洞墓,方向均为南向。圆形砖雕墓8座,大部分顶部被破坏,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

砖雕除M53仅为一简单灯台外,其余主要有歇山顶式建筑、一桌二椅、衣架、灯檠、斗拱等;其中部分砖雕墓门楼及墓室内均有彩绘壁画,以M12保存最为完整。

元代土洞墓M3(上为东)

M12(上为东)

M12墓门楼彩绘以花卉为主,其中拱眼壁绘有两幅婴戏图,山花板上绘有两球形纹。甬道两壁彩绘脱落严重,西壁中部可辨“李常见”三字。墓室内壁砖雕有歇山顶式阁楼、灯檠、一桌二椅、衣架、厨案、斗拱、山花帐头、球形流苏、连续雷纹带、连弧瓣纹砖雕、双层莲花藻井等;彩绘主要有开芳宴、侍女图、晾衣图、二十四孝图及花卉、石榴等图案;其中南侧开光框内墨书“延祐三年腊月上旬日”;开芳宴男主人北侧墨书“李德安”三字。

砖雕墓因盗扰严重,葬具不详。人骨保存较差,除M26为迁葬,其余葬式不详。随葬品主要有瓷碟、瓷碗、瓷瓶、瓷缸、铜镜等。

M26(上为西)

土洞墓12座。除M18砖砌仿木结构墓门外、其余均为土洞墓门,由不规则石块或石板封门,部分青砖封门。

M18门楼

清代及民国墓葬37座

清代及民国墓葬37座,形制有土坑竖穴墓、砖椁墓、砖室墓及砖石混筑墓葬、土洞墓,以土洞墓和砖室墓及砖石混筑墓葬为主。清代墓葬随葬品多为黑釉瓷碗、瓷罐、瓷灯、瓷盏、铜钱等。

清代墓葬M71(上为北)

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与之前发现的济南地区宋元明清时期墓葬形制基本一致。

发掘表明该墓地可分为多组墓葬,每组内墓葬相对集中、形制一致、方向相近,应为不同时期的家族墓葬,丰富了济南地区宋元至清代的墓葬资料,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带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砖雕壁画墓的发掘,对同类墓葬的年代判断有重要价值;大量砖雕及壁画的发现,为研究济南地区元代的建筑、绘画、服饰以及文化、社会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新闻多看点

此前济南发现国内规模最大、壁画最丰富

元代墓葬——张荣墓

2021年10月~2022年9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章灵丘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西汉至清代墓葬102座,其中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最为重要。该墓为目前全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壁画最丰富的元代墓葬。

发掘区域航拍全景(上为北)

张荣家族墓葬至少32座,形制有砖雕墓(5座)、石室墓(9座)、土洞墓(18)座。墓葬排列有序,自北向南成排分布,墓向均为190度左右,深度大多5-7.5米不等。出土瓷碗、瓷盘、瓷瓶、瓷罐、香炉、铜镜、镇墓石、陶俑等器物500余件(组),其中官窑和青花瓷器共计40余件。另外,还发现石碑4件、龙纹碑首2件、赑屃碑座1件、石翁仲4件、石羊3件及其他与陵园神道相关的100余件石刻文物,其中包括济南王(张荣)神道碑、济南王(张荣)子孙谱碑等,石刻文字近4000字。济南王神道碑残长180厘米,记载了张荣的生平事迹。济南王子孙谱碑残长206厘米,共记载了张荣及其子孙共计六代的谱系官职情况。

M83张荣墓中室

M83出土部分陶俑

*点亮【在看】,转发关注~

来源:记者 杜春娜 通讯员 刘秀玲 房振 辛慧敏‍、此前报道

编辑:凌文秀

审校:韩作贞

监制:殷美玲

重磅!取消二环以内历下区、市中区区域购房限制!济南调整购房政策!

6天内第3次拍到!济南又现UFO

带伞!济南开启“多雨模式”!冷空气来袭,气温再降

精彩视频,欢迎关注“齐鲁晚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