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并且在那个强手如云的春节档里逆势翻盘,一路高歌猛进,拿下46.18亿元票房,成为当年中国票房史第三。
从《流浪地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从剧情到特效、从服道化到表演,全方位展示了电影的综合实力,似乎打开了我们的电影工业大门,让人看到了未来光明前途。
可惜的是,此后四年再没有一部国产电影能够以科幻电影的身份撬开这扇大门,哪怕偶尔有《独行月球》一类的高分作品,也仅仅是披了科幻元素的外衣,离展示全面综合实力还有不小差距。
能够冲破粗制滥造怪圈禁锢的只有自己。中国观众们对科幻电影的爱并没有减弱过,被《流浪地球》燃起的希望也没有减弱过,为了再一次看到能够惊世骇俗的惊艳作品,大家都寄希望于《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也没有辜负大家,一把冲破大门,朝着无垠宇宙飞去,再一次证明,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观众早就知道好坏之别,魑魅魍魉、螽蚊蟊蠹就别想着浑水摸鱼了。
好消息是两部《流浪地球》没有能看的国产科幻电影,坏消息也是两部《流浪地球》没有能看的国产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2》的故事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人类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之前的故事,在压抑的时代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史诗感。
在那个时候,人们刚知道太阳可能发生氦闪,但大家仍然处在怀疑、冲突和分歧中,地球也还没有启程流浪,人们在移山计划、数字计划中徘徊不定……
2044年、2058年和2065年,一系列大事件接连发生。
《流浪地球2》主要包含三位角色的线索,传递了不同理念之间的斗争。
首先是吴京扮演的宇航员刘培强,他负责宇宙线索,要在一线应对诸多危机事件。
其次是刘德华饰演的悲剧性科学家图恒宇,他支持移山计划,也同样支持数字计划,为了让女儿拥有完整一生,他要做出艰难抉择。
最后是李雪健饰演的地球联合政府(UEG)中方代表,他需要在国际关系中坚定不移地推行移山计划。
推着整个地球流浪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全球几十亿人绝不会齐心协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流浪地球2》的主旨就是要讲述人类共同携手迎难而上的过程,饱含家园文化和大同情怀。
《流浪地球2》厚植于我们的文化,更关注的是人类情感的积极一面,而不是西方科幻电影中那种反乌托邦式的阴谋。
团结一致集体主义是流淌在中国人民血液的精神特质,这是符合人类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并且能够激发出更多人类的韧性。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每当危难发生时,总有一群勇敢的人挺身而出。从抗洪地震救灾、疫情逆行者,到这里的“50岁以上的出列”,千千万万的平凡英雄让整个族群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成功延续。
在影院观影时,你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比如众人引爆核弹一幕,整个影院鸦雀无声,就连之前曾经哭闹过的孩子也不曾发出一点声音。
《流浪地球2》气势磅礴连绵不绝,影片中出现的各部分片段,完全都能单独拎出来作为一部科幻电影。
太空电梯危机、移山派Vs数字派、月球验证实验、月球陨落危机、水下恢复互联网、门型机器人、智能机器狗……这么多情节这么多元素完全都可以拎出来单独成篇,拍成多部2小时以内的科幻电影。在6位编剧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这些优秀的创意完全集中在了一部电影之中,足以可见影片信息量之大、诚意之足。
人们提到刘慈欣都会说,他凭借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其实不仅如此,大刘还是依靠自己的过硬作品,在中国将科幻从小众变成热门。
一般来说,一个科幻创意点子就足够支撑一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剩下的内容用常见的创作套路去填补,而大刘则不是这样的,他作品中各种点子层出不穷,就像不要钱一样洒满了他的作品。
电影《流浪地球》传承了大刘的衣钵,传递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让人们吃下定心丸,甚至开始让人们开始憧憬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流浪地球2》则用顶级表现向世界证明,我们可以。
以磅礴伟力展现电影工业,
集质高量足弘扬家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