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日记|今天,我们在雷坛河社区做志愿者

2020-02-01     兰州晚报

讲述人:郑也(化名)

1月31号,庚子年正月初七。我们申请做城关区临夏路街道雷坛河社区防疫志愿者,被分配到沟沿子进行驻点,登记来往人员。

到雷坛河社区报到的时候,发现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取消休假全部到岗,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有的在不停地打电话,落实外地来兰人员登记;各种数据整理上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社区书记刚从辖区企业借来了一批防护眼镜,忙着分发给一线的工作人员,一边还在打电话,落实宣传需要的小喇叭……

雷坛河社区住户3000多户,已经排查了一半,剩下部分要在今天和明天两天内完成,所有的社区工作人员都忙得像陀螺一样。今晚对他们来说,恐怕又得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雷坛河社区对三不管楼院一共布控了三个点位,我们的工作是在雷坛河98-143号位置驻点排查登记来往人员,宣导防疫政策。我们一边不停地给周边消毒,一边劝没戴口罩的群众戴上口罩,询问来往群众“请问,您是这里的住户吗?”“请问您是从哪里来这里的?”提着皮箱的人员要重点盘查登记。

其实各个街巷,社区都已经张贴了宣传单,宣导国家防疫政策,我接触到的群众也都积极配合。


疫情来临,守望相助,而社区的工作人员恐怕是除了医护人员以外,站在最一线的一群人了。他们不仅需要入户排查,还得在人群出入多的点位布控,所有的落地宣传工作也是他们在做。

社区书记的年三十是在办公室度过的。他的办公室里堆了好多面包和方便面,方便所有加班加点的工作人员取用。

亲历到一线,我们发现,其实国家已经启动了防疫的很多措施,尽管还有很多地方没有那么到位,但是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已经做了。

亲历到一线,我们增加了很多信心,大家只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注意防护,疫情是可以战胜的。

记者手记:

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只有一张居民都熟悉的面孔;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负责看好辖区居民;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更没有矫情,他们就是来自街道、社区的基层干部,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如果他们通过电话、微信、上门、卡点排查等方式,或者询问有无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打扰了大家,请您一定理解和配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 文/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ZodAHAB3uTiws8KTZ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