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流传,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
在这张朋友圈疯传的《一元钱》截图中,歌名及开头歌词,都从老版本的“一分钱”变成了“一元钱”,金额上涨了100倍!
这个版本看懵了不少家长。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与时俱进”成了“一块钱”,也有质疑,这样改编经典,难道不是恶搞吗?
网友热议
@鹊听:我记得我小时候唱的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怎么现在成了一元钱了,是物价上涨了100倍,还是警察叔叔已经不收一分钱了……
@弘之_Ishihara_Satomi:古今名著是理论教育意义,这首歌儿是实际教育意义,这两个怎可一起比较呢?理论教育意义就体现在他的相对独立性,当然无需改编,实际教育意义体现在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予以直接的教育,所以需要改编
@红霞柳絮飞:朋友圈被这张图霸屏了。顺应时代潮流,涨价一百倍!
@牙医小小徐: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很合理。现在谁家里有一分钱?
@漫谈:果然是物价飞涨啊!已经从一分钱悄悄地涨了100倍!我们小时候还见过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现在的孩子估计连一角都很少见到,所以省略了一角直接到一元啦!
@Majo :看朋友圈有人晒这个小时候大家都唱过的歌,如今改了歌词了哈哈哈。不过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会捡一块钱了。我觉得应该改成100块比较好。
微博上,有网友报料,这是山西太原一所小学一年级新生学的儿歌:
但截至目前,学校对此并未作回应,当地权威媒体也均未发声。
媒体记者采访了歌曲作曲家的家人,一起来看看、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等曾伴随亿万少年儿童成长的歌曲,都是出自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家潘振声之手。
潘振声生于上海,1991年调任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1995年退休。潘振声创作的大量儿童歌曲,有一千余首在全国各地报刊电台发表、热播,被人们誉为当代 “儿歌大王”。
他因患脑血栓经多方医治无效,2009年5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
女儿马莉南艺老师,也是长笛演奏家。马莉也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截图,还有不少朋友来问她,知不知道这个事情。
“这种还真是无从下手,去寻找它的源头,我觉得正规出版社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马莉说。
“爸爸这首歌写的是孩子天真无邪,捡到钱要交给警察叔叔,跟物价飞涨没有什么关系。
尽管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经典就是经典,我们今天唱来仍然可以体会当时创作者的心血。改成这样,唱起来不觉得拗口吗?
我觉得,对这样的恶搞或者调侃,不用去理会。我理解大家是用这个来搞笑或者调侃,把它变成一种段子。
但现在我们有时候,并不尊重自己的经典文化,随意就去丑化或者消解掉,但又缺乏原创的能力,这并不值得提倡。
马莉回忆起《一分钱》的故事说,因为这首歌太有名了,潘振声还有了“一分钱爷爷”这个雅号。
当时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都在学雷锋。潘振声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来信邀请写一首歌。
当时他在一所小学当大队辅导员,办公桌上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放满了孩子们捡到交上来的硬币。
那时孩子们排队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维持交通秩序,孩子们经常走出校门很远了,还回头和交警挥手喊道,“叔叔再见!叔叔再见!”
潘振声于是将这两个场景融合起来,创作了《一分钱》这首歌。后来上海公安博物院成立,找潘振声要当年的那封约稿信及《一分钱》曲谱。
对方开出了20万的收购价,结果潘振声说:“孩子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份手稿,我当然也要交给警察叔叔,一分钱不要!”
后来经中国文物局鉴定,《一分钱》的手稿、曲谱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
此外,他创作的《春天在哪里》,也成了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他曾获得中国唱片公司“金唱片奖”等重量级奖项,被人们誉为当代“儿歌大王”,并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贴。
假如童谣《一分钱》
真被改成“一元钱”
你觉得合理吗?
你还记得你听过哪些潘爷爷的歌呢?
……
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