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弹”跟医生同归于尽,谁还给你看病?

2020-01-04   大观新闻

日前,北京警方处置一起辱医违法行为。1月1日15时许,41岁女子周某带其父到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看病时,因有其他患者排队候诊,周某要求提前“加塞”被拒,遂对当值医生进行辱骂和言语威胁。网传视频显示,周某一边挥舞手臂一边大喊,谁敢动?动我就砍你!和你同归于尽是我的权利!目前周某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警方表示,对各类伤医、辱医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


网络图片


冯唐在小说《医隐》里,想象到了2051年,医生慢慢都改行了,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从事各种手艺活儿,有的卖麻辣烫,有的当裁缝,有的做铁匠……后来有个熟人病了,通过关系找大夫,介绍他去找裁缝铺大妈,大妈告诉他去找卖风筝的师傅,以及卖风筝的师傅的师傅,老人家在山门外卖羊肉串……熟人牢记裁缝大妈的嘱咐,带着上好的孜然(给羊肉串师傅),请卖麻袋的光头做麻醉……


这个黑色寓言说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医生被逼到绝路上,请问,病人还有生路吗?


手术台上的无影灯能让影子“消失”,却减少不了人心的阴影。是不是非要等到医生都寒心了、转行了,我们才去尊重和保护他们?不仅医生如此,很多职业都被想象出来的“戾气”包围——老师到理发店做个头,全程不敢暴露职业,因为旁边客人一直在吐槽老师补课多黑心;交警下班吃个饭,忍住怒气听旁边桌“侃大山”,最近贴条多是因为缺钱发奖金……医生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强行塞红包被拒、转而变脸的患者家属,何曾顾及到医生的尊严?接红包挨骂活该,问题是,不接红包也白挨骂。给病人治好了不一定被感谢,没治好却极可能被“追杀”……


医者仁心是对医生的最“低”要求,将心比心是对患者和家属的最“高”要求。我们不奢求患者和家属都高尚、无私、冷静,只希望遇到事情时可以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人,也把医生当人。


医生不是拯救世界的蜘蛛侠。他们是普通人,有正常的情感、情绪,他们会被愤怒和误解灼伤,也会被感激温暖。我们维护和尊重医生群体,如果非要说一个自私的原因,那就是,假如没有医生,假如没有年轻人愿意做医生,现在、将来,谁为我们看病?难道真的要到深山老林去找一个卖羊肉串的师傅?去找一个卖麻袋的光头?




编辑:小雨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李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