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空前,贵在信心

2020-04-13   农产品期货网

最终赶在周一开盘前,欧佩克+减产联盟放弃了与墨西哥的争执,按期完成了减产谈判。市场终于长舒一口气,虽然需求塌陷仍然是严重的,疫情形势仍然不明朗,但减产的数量和规模是空前的!

特借坡下驴

回头想想,沙特以俄罗斯的不合作,在3月8日宣布大幅调减官价发动价格战。油价断崖下跌,美国终于扛不住,来自产油州的议员纷纷写信给沙特王储,要求停止价格战。有鹰派议员甚至扬言要从沙特“撤军”,以促使沙特停止价格战。沙特阿美原计划于4月5日公布官价,之后举行发布会,“庆祝”阿美产量突破1200万桶/日。在市场纷纷认为特朗普大嘴减产不可信的情况下,欧佩克减产联盟于上周四召集了马拉松式的紧急视频会议,初步达成了减产“1000”万桶/日的方案,不过较市场意外的是,在减产时限上,延长到了明年。从整个方案看,可以看出产油国对疫情的估计很悲观,认为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是长远的!另外,基于技术的原因,也没有按照所谓的需求塌陷“数量评估”进行令市场满意的即刻超额减产。应该说,这也是符合逻辑的。毕竟,短期的过剩不是欧佩克能够解决的事情。通过压制油价,迫使高成本的原油如页岩油、油砂加速去产量,也符合产油国的长远利益。周五,为了解决另外的“500”万桶/日减产量,G20能源部长也开了一个马拉松式的会议。不过会议的公报显得泛泛而谈,没有体现对减产的实际责任分担。不过庖丁认为,这已经无所谓了,减产是空前的,贵在信心!

货不是价格的全部

一说油价,大家总是看WTI和Brent这样的外盘原油,认为这就是国际油价。显然这仅仅是对了一部分。从实货的原油价格来看,是包含着基准原油和升贴水两部分。基准原油可以是期货价格,也有现货价格指数。而现货价格指数和期货的价差,就是我们说的基差。由于原油的品种很多,一直以来,就没有很统一的定价解决方案。WTI原油,就是期货为主,期货价格的首行在交割的时候(合约到期),就转变为现货的价格。因此,一直来,市场就以WTI期货的首行价格作为“现货”价格,其基差就体现在期货首行和次行之间。Brent原油,有期货,有远期,有现货交易和现货价格指数评估,所谓的三足鼎立市场,结构很复杂。很多大西洋海盆地区的原油实货作价,不直接用Brent原油期货,而用DTD Brent价格指数。因此,Brent原油的基差市场是独立的。我们看到的Brent期货合约近端的月差,并不代表基差。Dubai和阿曼就是现货价格或指数,阿曼原油期货首行就是阿曼的现货,另外还有并行的普氏窗口现货交易和对迪拜的现货价格指数的评估。

因此,我们说期货价格不是原油价格的全部。对于具体的原油实物来说,有产地位置的问题,有升贴水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远离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是最悲催的,一方面是基准价格很低,另一方面是要贴运费。

而期货价格结构和升贴水(简称贴水)两个指标也构成一个经典的“二元四相”。二元指的是两个指标,四相是说两个指标构成四种组合。即期货强,贴水强;期货强,贴水弱;期货弱,贴水弱;期货弱,贴水强。四种情况,收尾相接,构成一个价格的潮起潮落的循环。也许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个期货弱、贴水弱的“相”,那么后面我们可能要更加关注现货端的反映。

匆匆言之,供参考。

来源:庖丁解油;作者:佘建跃;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