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和霸王的酒该怎么喝?
//作者:真正的红孩儿
二人进帐归坐,两个角色的心情是不同的!在表演上虞姬要一直看着项羽,这是必须的。因为对面坐的是你的丈夫,是你深爱的和尊敬的人。
项羽归坐坐定后,一定要看一眼虞姬,再捶再叹。这一叹不可哀伤!要保持项羽的霸气。这里有一锣。
这一叹之后,虞姬随着“大,大大大,大大台”打“背供”,“他怎么了,难道此战失利了?”这里应该倒叙一些内容。在前面其实虞姬劝说过项羽,项羽经验主义没有听进去,才有了十面埋伏兵败,这些以前都演,现在大多不演了,演员也不知道这些情感脉络,所以做戏只停留在表面。
虞姬在“背供”里根据内心台词有很多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唯一要说的就是“背供”中虞姬要有一个“呀”,这个“呀”不要出声,只是意到就好!要轻轻带过,眼睛是往上动的。然后再“拱手”再问:“大王,今日出战,胜负如何?”
项羽:“枪挑汉营数员上将,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哎) 非战之罪也”
虞姬:“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不足挂虑。备得有酒与大王共饮几杯如何?”
项羽:“如此 酒来!”
虞姬:“看酒”。
我下面将着重的说一下这一段!这也是我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和看法!希望大家多指正!
项羽这四句白是就虞姬的问做的回答,意思是:杀了很多的汉将(我们还是有实力的),无奈敌兵多我兵少(只是他兵比我们多),一时间难以取胜(暂时不能得胜,只能等待援兵),不是战事安排的罪过。(不是战略决策上的的决定性错误)。
最后这句“非战之罪”我要着重说一下!
项羽此番话意义在于宽慰虞姬。因为前面虞姬劝导过他,可他没有听取,他害怕虞姬得知这次失利是无法挽回的错误而难过、担心、失望,所以自圆其说安慰虞姬。但此时他心中也抱一丝希望,所以在表演时要注意。尚长荣先生在表演这段时,“非战之罪”念的感情就是不对的,大多数演员念的没有感情。
在项羽念这四句的时候,虞姬还是时刻看着项羽!表情有一个转变,但不能起大范儿。因为项羽在念,不能开搅。也不能项羽一念就面无表情的面向观众,或面向观众挤眉弄眼,这都是错误。项羽念第四句时要和虞姬有个对视,也就是我们说的“肩膀”,这个“肩膀”主要是情感的交代,没有这个“肩膀”演员一样演,可是看这一眼,对视一下,就提升了项羽内在的人情味。
当虞姬听到项羽这番话,心里已知道战争失利,此时可以说五味杂陈。此时的虞姬说了一句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自己的丈夫: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不足挂虑!(一次战役的失败算不上什么,大王你不要为此烦恼)可此时的虞姬知道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失败意味着什么,虞姬十分清楚,所以在念上要注意情感,不能一道汤的念。
虞姬:“备得有酒,与大王共饮几杯,以消烦闷,如何?”
这里我要说两点:一个是这一句是单说的,就和我们说话一样。这个酒是什么酒? 是虞姬给项羽准备的,得胜酒。可是此时战败了,这酒就成了消愁酒。因此一定要有停顿,和上两句之间分开;第二点就是这个“如何”到底要不要有?梅大师的电影版本和多个现场版本不一样,有时有,有时没有。还是那句话,他是梅兰芳,怎么都对!我个人觉得这个“如何”是必要的。项羽是霸王,虞姬是他的妃子,按当时等级制度这个必须的,就如同我们在打请示。再一个,从人物出发,虞姬不是说“咱们喝酒吧!” 她是说“大王,我准备了点酒,我陪着您喝点酒,咱们打发一下的这份烦心,您看好吗?”只有问才有答,才有项羽说“如此 酒来!”(既然这样,好吧,喝酒!)此时虞姬的内心是“大王他战败了,心里很是烦闷,我要怎么做才能安慰他呢?喝点酒劝一劝他吧,让他安心 不要太过思虑”。
项羽虞姬站起来后要改坐,这是女兵的活。项羽归桌里,虞姬归旁坐,还要上酒摆酒杯酒壶,这也都是女兵的活。上酒在虞姬快要坐定时上,一定要落。所以这时候最少得两个女兵,这一系列都在垛头过门里完成。
这段“原板”中虞姬共为项羽斟三次酒,注意:虞姬只喝第一杯酒!第二杯酒端起来不喝,第三杯酒只是扶杯。项羽在喝酒时,虞姬要一直看着项羽。项羽此时无论喝酒时还是唱时,还是最后疲惫拉架子,闭眼再睁眼,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看虞姬,一看虞姬这戏就破了!
项羽:今日里败阵归心神不定,
虞姬:劝大王休愁闷且放宽心。
项羽:怎奈这十面敌难以取胜,
虞姬: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兵。
项羽:(白)唉!无奈何饮琼浆消愁解闷,(白)唉!
虞姬唱“摇板”:自古道兵胜负乃是常情。(白)大王身子乏了,请到帐内歇息片时如何?
项羽:(白)好!妃子,你要警醒了。
虞姬:(白)妾妃遵命!
关于唱上我不想多说了!唯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情境是喝酒解闷。项羽心神不定,心中烦躁,只好借酒消愁。而虞姬此时担心的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国家,所以项羽是真喝酒,虞姬是假喝酒,这样说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表演了吧?现在舞台上大多数虞姬都是爱喝酒的,还有的演员在喝完酒之后故意亮杯给项羽看,“老项,我可干了,你也别藏奸”。看到这我只想说 虞姬这心真大,这么大心干嘛还要死?一下就把虞姬演傻了。
再说一下这三杯酒的喝法,其实很有讲究。
第一杯酒是女兵先给项羽斟,再给虞姬斟。项羽虞姬对杯,虞姬看到项羽喝,再扯斗篷喝。为什么要扯斗篷呢?因为虞姬她是青衣应工,要保持京剧特色和程式, 所以这个是必须的。第二杯酒要虞姬给项羽斟上,再给自己斟。给项羽斟要斟满,给自己要点一点。端起杯看着项羽喝完,然后再放下,这杯酒根本喝不下去。第三杯酒是虞姬给项羽斟满,不给自己斟,只是用手扶杯。通过这样的表演来表达虞姬内心的矛盾。心里因为战争失败已经是十分不安,可是表面上还是要故作镇定,还要安慰自己的丈夫说“兵胜负乃是常情”。这种情绪从进账之后项羽的一个叹息,会一直延续的后面舞剑作歌,逐渐递进层层递进,这也是表演上虞姬为什么没有真喝酒的原因。
有人会说,虞姬前面说了要和大王“痛饮”几杯,(也有版本是“同饮” 也有是“共饮” ),那就应该喝呀!我还是要说,喝了,就把虞姬演傻了!
项羽这三杯酒喝得是直功直令,就是喝酒。体会一下一口一个的意思。烦,就是烦!这可怎么办?十面大军,天亡我楚啊,哎,烦!这里有一个做派,就是虞姬唱完“散板”“自古到兵胜负乃是常情”之后,项羽有个点头的做派,好像是说:嗯 是这个道理,表示对虞姬的安慰有所认同,就不那么烦闷了,这里我个人的理解!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场仗的失败意味着什么?他十分清楚!这里点头表示认同,我个人认为是对虞姬的一种安慰,情感和前面一样。因为既然知道天亡我楚,那必定不会就因为爱人几句劝慰的话,就认为一定还会胜利。点头安慰虞姬,表示“你不必太担心,正如你说的,没事的!”一个是心神不定还要安慰妻子,一个是明知必败还要安慰丈夫,这才是情感之所在,这样的情感才是千古名剧 《霸王别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