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别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记传统,为家人祈福

2024-01-15   简食记

原标题:腊八节,别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记传统,为家人祈福

腊八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人们在每年冬季举行祭祀活动,感谢神灵和祖先一年来的庇佑,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畜兴旺。"腊"字最早代表了古代年终举行的祭祀——“蜡祭”,是祭祀祖先和各种农耕、狩猎有关神祇的日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逐渐演变为固定日期的节日。

另一种说法与佛教密切相关。相传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苦修六年,最后在腊月初八这天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佛教徒会在这一天熬制腊八粥供佛并施舍给僧俗大众,以纪念佛陀的觉悟时刻。这一习俗后来融入中国传统的腊祭文化中,使得腊八节增添了浓厚的佛教色彩。

腊八节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各个朝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祭祀内容。唐宋以后,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腊八节的庆祝活动更多地融合了佛教的元素,如煮腊八粥供佛、拜佛等。

祭祀活动,腊八节最初起源于祭祀,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祭祀神农、后稷等农业神祇以及猫虎神等护佑家宅安宁的神灵的习俗。过去某些地区还流传着腊八节当天吃冰块,以期全年不闹肚子疼的习俗,现在虽然少见,但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时节变化的独特认知。许多寺庙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熬制大量的腊八粥分发给信徒和周边民众,既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又传递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从古老祭祀仪式到现代生活习俗的丰富内涵,通过不同的饮食和仪式活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尊重先祖、感恩生活的传统美德。腊八节将至,别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记传统,为家人祈福。

“喝1粥”

喝腊八粥,它是由多种豆类、米类、干果等食材熬制而成,象征着物产丰富、五谷丰登,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和谐共生、珍惜食物的传统价值观。杂粮粥中的不同成分代表了世间万物和谐共存,反映了农耕文明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业兴旺的愿望。

腊八粥

所需材料,大米或糯米 100克;红豆、绿豆各50克;花生仁50克;红枣(去核)10颗左右;枸杞适量;莲子50克(提前泡发并去除莲心);薏米30克(可选,需提前浸泡);莲藕粉或玉米淀粉适量(用于增加稠度,可选);干桂圆肉(龙眼干)适量;板栗几颗(去壳切小块,可选);核桃仁、杏仁等坚果适量;白糖或红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

做法,提前一晚将红豆、绿豆、薏米等不易煮烂的食材用水浸泡。莲子去掉苦涩的芯,红枣洗净备用。花生、核桃仁等无需浸泡。

将大米或糯米淘洗干净后加入锅中,加足量水(一般比平时煮粥多一些,因为杂粮吸水性强),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炖。待大米开始变得软糯时,依次加入已浸泡好的红豆、绿豆、薏米以及未浸泡直接使用的花生仁等较硬的杂粮。

再次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保持微沸状态。当大部分杂粮变得绵软时,加入莲子、红枣、枸杞、桂圆肉、板栗等,继续熬煮至所有食材都熟透且粥体粘稠。若想要更丰富的口感和营养,可在最后阶段加入坚果碎。

根据个人口味,在出锅前加入适量白糖或红糖搅拌均匀,让糖完全溶解在粥中。熬至粥品浓稠合适即可关火,稍微放置一会儿让味道更加融合,然后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品2味”

1:酸味,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传统小吃,尤其在华北地区更为常见。腊八蒜通常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腌制的,因此得名。

腊八蒜的配料非常简单,主要是醋和大蒜瓣儿,制作方法也相对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入一个密封的罐子或瓶子中,然后倒入醋,封上口后放在一个冷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泡在醋中的蒜会慢慢变绿,最终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一般。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腊八节吃腊八蒜也有一定的道理。冬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这个时候通过食用腊八蒜可以起到杀菌解毒、预防感冒的作用。

此外,腊八蒜的主要配料是醋,醋酸具有很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适度食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远离感冒困扰。

2:咸味,腊八豆是中国传统食品,尤其是在湖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道特色美食,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前后制作和食用,故名“腊八豆”。其主要原料是黄豆,并配以辣椒、生姜、食盐等调料进行发酵而成。

腊八豆的做法

准备材料。干黄豆:首先选用优质干黄豆作为主料。调料:准备辣椒碎、生姜、食盐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香料。

将干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使其充分吸水膨胀至软。泡好的黄豆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煮至黄豆软糯但不烂。煮熟的黄豆捞出沥干水分,放在通风处晾凉至微温。

将晾凉后的黄豆装入干净无油无水的容器中,静置进行自然发酵,待黄豆表面出现涎液,质地粘稠时,表明第一次发酵完成。生姜去皮切细末;将辣椒碎、食盐等调料根据口味炒至微黄,增加香味。

将发酵好的黄豆与炒好的辣椒碎、生姜末及适量食盐拌匀,使黄豆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把调好味的黄豆装入干净且沥干水分的坛子或玻璃罐中,密封保存,进行二次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要确保罐口周围的水分充足(如坛边有水封),防止空气进入,影响发酵效果。

经过大约10-20天左右的二次发酵后,腊八豆就可以开封食用了。此时的腊八豆味道醇厚,带有独特的酸辣风味,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烹饪的配料,常用于炒菜、炖肉或者佐餐。

腊八豆因其丰富的口感和特殊的发酵香气,成为了冬季餐桌上的佳肴,也是民间节日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忌3事”

1:不能回娘家。在腊八节这一天,已婚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如家庭不和、夫妻争吵等。这个习俗主要是为了强调已婚女儿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遵守家庭规矩和社会道德规范,不应该在节日期间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庭。

2:不能借东西。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认为借东西是不吉利的,因为“借”和“接”谐音,而“接”又和“着”谐音,所以不吉利。因此,在这一天最好不要借东西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东西,以免触犯了这一忌讳。

3: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也认为说一些不吉利的话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幸。因此,在这一天要尽量避免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如“死”、“鬼”、“病”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和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看到彩虹的美丽。让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