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 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CIMV)发布

原标题:研究成果 | 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CIMV)发布

近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China Implied Volatility Index)。研究团队基于上证50ETF期权、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和沪深300指数期权的交易数据,依次计算了相应标的资产的隐含波动率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30天中国A股市场波动率的预期。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不仅是反映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未来也有潜力成为投资者管控风险的有力工具。

背景介绍

通过期权市场计算出的隐含波动率能够反映未来股票市场的潜在风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CBOE)在1993年推出的VIX指数。VIX指数能够准确地刻画股票市场未来30天的隐含波动率风险,并且该指数的每日变化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当VIX越高时,市场参与者预期后市波动程度会更加激烈,同时也反映其不安的心理状态,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将下降;相反VIX指数越低时,则反映市场参与者预期后市波动程度会趋于缓和的心态。因此VIX指数又被称为“恐慌指数”(The Investor Fear Gauge)。

2015年2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个场内交易期权——上证50ETF期权。紧接着,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推出了两版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分别为iVIX指数和CIVIX指数,目前这两个指数的数据均已停止更新。

CIMV指数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依据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CBOE)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VIX指数的编制方案,构造了A股市场的隐含波动率指数(CIMV指数),具体结果如下图1所示 。

图1 中国的VIX指数

研究团队基于上证50ETF期权编制的VIX指数与之前上交所公布的iVIX指数和CIVIX指数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下图2所示。基于上证50ETF期权的VIX指数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其与上交所之前公布的iVIX指数和CIVIX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99%。

图2 上证50ETF隐含波动率指数的对比

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能够有效地刻画中国股票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变化,尤其是在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我们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中国隐含波动率指数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迅速上升,及时反映出中国股票市场隐含波动率风险的变化,这对于投资者了解并掌握股票市场的隐含波动率风险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帮助监管层针对股票市场的风险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来源:清华五道口

编辑:ZZT

师友沙龙

  • 危•机并存——周延礼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师友沙龙线上讲座
  • 山雨欲来风满楼——新格局下的风险与对策 | 金融EMBA师友沙龙在线讲座
  • 肖钢:疫情下资本市场及未来展望 | 金融EMBA“师友沙龙”线上讲座
  • 疫情下银行的新举措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王忠民详解疫情后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分析|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程实:大动荡,大拐点,大趋势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季昕华:云计算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经济数字化浪潮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亨利·蒂尔曼:“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挑战,成绩斐然,数字化将成发展关键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崔晓波:消费产业如何打赢数字化基建战“疫”?|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疫情下PreIPO投资的影响及企业的转型努力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疫情下的市场分析和应对策略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谢清海:新冠疫情如何应影响投资布局?|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保险行业支援防疫工作实践及业务转型的探讨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沈鹏:从疫情看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趋势及水滴的普惠实践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昆仲资本王钧:银发经济的未来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智慧物流: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校友代表看两会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柯成兴: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数字+合纵连横,新基建一触即发 | 师友沙龙线下研讨会看点摘录
  • 三大转换与四个自信| 师友沙龙线上讲座精彩回顾
  • 师友沙龙特别策划:现场校友看两会|线上讲座精彩回顾
  • 金涌院士:“碳中和”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需求 | 师友沙龙线下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