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合龙

2022-03-16   港渝网HCM

原标题: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合龙

本报记者 侯静

郭家沱长江大桥合龙。 记者 崔景印 摄

合龙仪式现场。 记者 郭旭 摄

3月15日,随着最后一块钢桁梁的成功吊装,国内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郭家沱长江大桥合龙。该桥预计2022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两江新区驾车到茶园,将从现在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当天上午10点左右,郭家沱长江大桥最后一节段、重量为470吨的钢桁梁(S8),在1台设计额定吊重为800吨的缆载吊机牵引下,缓缓提升至S7与S9梁段中间,与两边钢桁梁精准连接,顺利实现主桥钢桁梁合龙。

据悉,郭家沱大桥项目是重庆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属我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六纵线跨越长江的重要节点工程。项目北起江北郭家沱,南接南岸峡口镇,全长6.2公里,由花红湾立交、郭家沱长江大桥、峡口立交三部分组成。其中,郭家沱长江大桥全长1403.8米。

郭家沱大桥项目经理吴宝初介绍,主桥钢桁梁采用67.5m+720m+75m三跨连续体系,主跨跨径720米,这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悬索桥。大桥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上层桥面宽41米,双向八车道,为城市快速路过江通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下层桥面宽17米,为轨道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主塔设计为“门楹纳水”理念,将水元素融入传统门式桥塔之中,与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相得益彰。

钢桁梁吊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技术、因地制宜,完美解决了复杂水域环境下大跨度悬索桥大吨位钢桁梁架设的难题。这一过程中,合龙节段的吊装,则是对项目团队最大的考验。

由于钢桁梁呈不规则“Z”字形,上下桥面板端头纵向相差2米。其他钢桁梁吊装到位后,给最后一节钢桁梁的预留空间非常狭小,直接垂直起吊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安装。因此,合龙时,该段钢桁梁必须要边提升边牵引。近500吨的钢桁梁,在百米上空实现精准对接,连接的螺栓孔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内,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团队不断细化合龙方案,严把各项工序,严控安全质量,全面落实进度及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同时,团队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最优化的配置,通过BIM建模,考虑现场实际风、温度等因素,经过数十次模拟,验算受力情况,最终采用预偏起吊和千斤顶对拉的施工方式,实现毫米级合龙目标。

重庆中建郭家沱大桥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绕表示,“大桥的成功合龙,为接下来的桥面及附属设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今年年底,郭家沱长江大桥就能具备通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