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严打期,数据上涨,单品转化

2019-08-22   电商爆爆料

电商带动的一个产业链“想开店,先刷单”一个属于业内人士都知道的“公开秘密”!每年都可以看到阿里严打刷单的新闻,近期又一大波新闻,可往往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风头一过又开始如“雨后春笋”般都冒出来了!

在这严打期实操测试了一个黑搜链接案例,全程没有开车,现阶段流量也都是自然搜索流量。需要的单数不多差不多就是几十单,效果还不错在第7天爆到了2000uv。近期淘宝的严抓严打,是让商家苦不堪言。无论是大型商家,还是中小型商家或多或少都是都会受到这一块的波及,十个淘宝九个刷 还有一个靠批发”这个已经是行业里面的术语了。你不可能是淘宝店铺不刷单,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次大查是没办法的,也问过小二。C店要是被查申诉能过?他直接说99%不会给过 除非你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不过这种情况很难。所以最近劝大家C店少操作。看后台数据适当补些单。猫店不要太过份不要触碰淘宝红线基本没事。

(店铺数据)

我操作的是7天爆了,其他类目的小伙伴用同样的方法做到第4天爆,类目不同效果会不一样。大类目慢一些,小类目会快。

如果你是做测试,那测图测款做不做都无所谓,黑搜和白搜差别就是 黑搜无论什么素质的宝贝,都能刷起来但是不太稳,不然也就不叫黑搜了。

如果打算拿来长做,不想每天都补数据就要提前测一下。

以下是操作步骤:

标签+关键词叠加+坑产

同样也是三个要素,三个数据要素配合三个理念要素。

第一:标签

何为标签,我首先普及下,什么叫标签。

一.淘宝账号的标签

分为两种,分别是固定标签和行为标签,固定标签就是性别,年龄,还有月消费层级。还有就是行为标签每个账号浏览淘宝的次数,每一个的浏览轨迹行为,购买轨迹等,都会被淘宝记录在案过后,就会形成一串一串的序列号。

账号对账号的某一次的浏览行为对某一类产品的很多次的浏览行为,也就是购物意图。购物意图就是需求,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搜关键词,那么关键词是不是就是标签?搜素关键词的次数多,系统识别就是需求值高,需求值高=权重高,关键词背后就是指定的人群。

二.产品标签

1-静态标签:价格、主图、标题、评价、详情页等。

2-动态标签:进入产品的访客标签决定的。

那我怎么知道,系统如何识别我产品标签的呢?

你进行了关键词词根拆分过后,这些词根就是标签,可以这样理解,然后词根呈现出来的标签数据,完全可以理解为系统识别产品标签的。包括新品,新品来的碎片化流量(长尾关键词),一样可以进行拆分,分析单品目前所处的阶段,已经目前系统如何识别产品标签,甚至可以分析出来系统给这个产品标签走向是如何的.

1、一个新品是不是基本上都是一些碎片化流量(长尾关键词),不是大词流量。这些长尾词,是不是代表了一个方向,因为我们可以进行长尾词的词根拆分。

2、一个老品,是不是50%左右,很多都是一些碎片化流量(长尾关键词)1000个搜索访客,其中预计500个是长尾词带来的,有些词根是标题里面的,有些词根不是标题里面。

就是把我这个产品的所有关键词入店,进行拆分,词根词根里面包含,标题里面,不是标题里面的。那到这些词根数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个分析了,就是系统如何识别产品标签的。

那大家的思路清楚了吗?产品的一个标签是由访客关键词决定的, 那么怎么快速让一个产品打上标签? 有些人说我的新品前期搜索一直被压制,为什么?什么原因,为什么有些单品会突然某天爆发?为什么有些人的单品一直不爆发?其实没有爆发的产品可以理解为没有入池,但是这个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很多老师都在讲入池,这个老师讲手淘搜索入池,那个讲手淘首页入池,淘金币入池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入池?

代表入池,那就是出来的碎片化流量,这些关键词跟标题没有重复,比如“200斤”但是标题里面没有出现200斤。

出现无标题的关键词入店,代表入池,原理非常简单:

展现逻辑,如果出现标题的关键词,只能初步判断是文本相关,不能判断入池,不能绝对判断,有可能也入池了。但是如果出现的关键词,标题里面没有,绝对能代表入池,那肯定是系统识别了产品标签,才会出来,系统识别产品标签,给这个产品推送展现对象了。

新品期,产品没有行为标签,运营通过直通车等工具,给产品引入访客(携带固定人群标签+行为标签),访客的标签给了产品标签,当大量的访客携带的标签序列号一致,给到产品,系统就能快速识别到产品标签,然后帮助产品入池。

第二:关键词叠加

关键词叠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词根,利用金字塔的结构来进行一个叠加搜索,打个比方,这是一款凉鞋女。

这里很多商家有个头疼的问题,很多刷手不会用那么多词去做货比,用打标软件去做关键词叠加,多词打标,每个词的竞品要换如下图演示。

凉鞋女包头细跟

凉鞋女包头

凉鞋女细跟

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些词的一个流量值大不大,产品匹配度高不高。这样的话,既能够起流量也能增加宝贝的一个转化率。

叠加玩法其实我很早之前在头条就已经发过文章,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翻翻我之前的贴子。

第三:坑产

不管淘宝如何变化,权重如何细分化,坑产始终是硬道理,想要一个爆发式增长是绝对离不开坑产的。

1、先将你的一口价设为售价的3倍,例如售价300,一口价就是900

2、计算长尾词产值,注意挑三级词(非标品还要注意人群影响,之后操作的词不能是大词,不然很有可能有流量没人下单)产值计算公式为:单价x付款人数,再取平均值,标品词少前期产值高于非标品,属于正常。

3、计算出的产值/36

4、用第三步算出的数值/自己未打折的客单价,计算出单量"°

5、第一天上架后,用计算出的单量/同行优秀转化率算出需要多少访客

6、算出的访客x同行优秀的收藏加购率算出需要的收藏加购人数。

7、按转化率50%去下单,入口按比例做收藏加购和搜索的,

8、第二天产值递减一半,之后按转化25%去下单重新计算收藏加购比例入口按比例分配

9、第三天产值再递减一-半,按转化率15%下单其余同上

10、第四天,换二级词重新计算产值。用得出的产值/18算出单量、人数、收藏加购数、收藏加购入口比例。转化率回到同行优秀。

如果刷手数量不多就用一人拍多件的形式去操做。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天会来流星,需要注意转化率的控制,自然转化足够的话就不需要再人工干预了。

第五天、第六天产值与分别较前一天增长一半。这么操作目的也是劲量减少被抓到的风险。在第六天晚上用打折软件打到要卖的价格。

第七天爆起来后看数据是否低,如果低的话及时补齐数据。

时间段从9点到晚上10点,少于15单不需要每个小时都补,只在早中晚这三个大时间段刷就可以。

如果没看明白,我举个例子,假设单价100块,你选择的关键词产值平均为6000块 收藏加购率是6 15% 转化率是5%

那么你第一天需要准备37个刷手,做收藏的为2人,做加购的为6人,其中19人通过关键词下单,1个人通过购物车下单。

第二天除去昨天拍过的,昨天未下单的加今天的访客数总共依然是37人,收藏4人加购7人,通过收藏下单的1人,通过购物车下单的1人,通过关键词下单的7人,总共做9单。

第三天第四天以此类推

会做excel表格的,按这个模型公式做成和我这个一样的表格让它自动计算,再对照表格去操作会非常方便。

有些朋友看我前两天的单量比较多,对此有疑问怕不安全,这主要和你的店铺等级、类目还有你的操作的过程都有关系,单量并非只能递增,递减也没有问题,这不是考核的点。

这套黑搜模型到这里就写完了,还是比较简单的,做白搜的才复杂些。

这套模型我测试的类目较少,也许对有的类目并不适合,要学会灵活变通适当的做下修改。

SD有风险,尤其是现阶段查的比较严,不过这也算是机遇,大批商家不敢刷,竞争会小很多,这个时候进入虽然有风险,但会更容易起来。如果你店铺中有真实订单也被判了虚假交易,那这个店铺就不要再刷了,这类店铺大多一刷就死,换个店再做


PS:点击关注我,有电商运营问题都可以私信咨询我,私信回复“电商”,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