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孟加拉国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已持续一月有余,并逐渐演变成一场针对总理哈西娜的全国性运动。
8月5日,有“铁娘子”之称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辞职。有报道称,她目前已离开孟加拉国,并已抵达印度东北部城市阿加尔塔拉。
但对孟加拉国来说,动荡远未结束。抗议群体要求废除“公务员配额制”的提议悬而未决,临时政府将要面对的是高企的通胀率、近1800万失业的年轻人和政权过渡时期各方面的不确定性。
“公务员配额制”为何会成为此次大规模抗议的导火索?一场学生发起的抗议活动为何愈演愈烈?政权交替之下,孟加拉国又能否从国家内乱、严重失业和经济下滑的泥淖中抽身?
公务员“世袭”引爆孟加拉
冲突源于孟加拉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务员配额制。制度规定,在政府公务员招录中预留56%的工作岗位给妇女、落后阶层、少数民族、残障人士和独立运动时期的自由战士的直系亲属及其后代,其中自由战士亲属及其后代占比30%。
这种近乎“世袭”的公务员制度于7月初引燃了孟加拉大学生的怒火,并迅速席卷全国,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乃至全国性暴力冲突。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孟加拉研究中心主任邹应猛介绍,孟加拉自由战士这一群体在孟加拉国独立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972年,孟加拉国首任总理、前总理谢赫·哈西娜的父亲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引入“公务员配额制”,2018年哈西娜执政期间,因学生抗议,这一规定曾经被废除。
今年6月,达卡高等法院裁决宣布2018年废除“配额制”的决定不合法,孟加拉国最高法院随后维持了高等法院的判决,事实上意味着恢复了“公务员配额制”。
这一举动引发学生抗议。7月21日,孟加拉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修改配额制度,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诉求。抗议暂时转入平静,但很快,抗议火星重新燃起,并演变成要求政府下台的史无前例的学生抗议运动。
图源:央视新闻
“这次抗议表面上源于‘公务员配额制’,实质上,这是孟加拉经济下行背景下,高失业率、高通胀的经济困境和普遍腐败,复合了普通群体在经济发展中的被剥夺感,又在反对派推动下引发的动荡。”邹应猛指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孟加拉国1.7亿人口中,有67%的人口属于15-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群体,15-29岁的青年群体占比超过1/4。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孟加拉国的失业率大增。据世界银行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比上一年失业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12%以上的高位。
“这就使得待遇高、稳定性强、相对体面的政府公务员工作特别具有诱惑力。‘公务员配额制’改革,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影响到了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从而成为事件爆发的导火索。出现大规模的抗议浪潮之后,诉求越来越多,很难平息。”邹应猛说。
总理辞职,学生们赢了吗?
抗议和暴力冲突席卷全国,总理哈西娜及其政府为何表现强硬,不愿让步?
“这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谢赫·哈西娜所在的孟加拉人民联盟的历史遗产及其支持基础。”
邹应猛表示,与孟加拉民族主义党不同,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连续多年执政的背景下,谢赫·哈西娜执政的民意基础不断被削弱。为稳固执政根基,哈西娜近年来打出孟加拉国独立建国功臣的直系后裔的招牌,将解放运动中的自由战士作为重要支持基础,大幅改善自由战士及其亲属的福利待遇,以应对反对派的竞争。
哈西娜(资料图) 图源:央视新闻
不过,邹应猛指出,这一举措以牺牲大众的利益来为孟加拉国精英牟利,最终只加剧了原已严重的不公和社会撕裂。
据央视新闻,孟加拉国总统穆罕默德·谢哈布丁·楚普5日表示,所有因最近抗议活动而被拘留和逮捕的人都将被释放,死伤者的家属将得到赔偿。
这能否被视为抗议群体的阶段性胜利?备受争议的“公务员配额制”会被彻底取消吗?
邹应猛表示,“公务员配额制”改革及其引发的学生抗议浪潮,只是孟加拉国内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不公、年轻人大面积失业、上升空间被堵塞、社会失望消极情绪弥漫的反映。
他指出,孟加拉国15-29岁的青年人口超过4000万,但每年公务员岗位能为大约3000人解决就业。相较孟加拉国庞大的待就业青年群体,也是杯水车薪。即使这些岗位的选拔完全公平,也将与绝大多数抗议参与者无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加拉学生抗议的主要原因,并非这一政策调整带来的直接具体的物质利益损失,而是其背后象征的公平机会丧失。
这也正是为什么孟加拉国高等法院在7月21日重新做出裁决、基本达到抗议学生群体的诉求后,抗议运动短暂平息又马上汇聚成新的浪潮。抗议群体不断提高目标诉求,提出诸如哈西娜下台、解决腐败等更为多元和深层的利益诉求。
邹应猛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难用“阶段性胜利”来描述这次抗议浪潮。
前总理被释放,政权如何交替?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8月5日,孟加拉国总统已下令释放前总理卡莉达·齐亚,还表示会很快解散议会并将组建临时政府。
当地时间8月6日,孟加拉国总统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一套组合拳,能稳住孟加拉国动荡的局势吗?
邹应猛指出,孟加拉国总统作为一个议会制民主共和国家的元首,主要承担象征性职责,政府的真正权力掌握在作为议会多数党领袖的总理手中。因此,总统在这起抗议事件中能发挥的影响有限,目前军方也已经组建了临时政府。
总统的这一决定,是为了平息当前国内紧急事态,包括执政党孟加拉人民联盟、反对党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和军方等各方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
孟加拉国前总理卡莉达·齐亚(资料图) 图源:央视新闻
邹应猛认为,卡莉达·齐亚能否重返政坛,短期内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一是军方的态度。在孟加拉国独立后的50多年里,军方有15年的执政历史,并且1975年至今发生了30多次政变,可见军方在国家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军方已经建立了临时政府,军方陆军总司令扎曼目前的诉求是尽快恢复平静,承诺“我们不会通过战斗和暴力取得任何其他成就”,但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取决于国内运动态势的转变。
其二是前执政党孟加拉人民联盟能否通过回应本次事件中学生的诉求,重新赢得合法性。
第三点则是反对党的实力。邹应猛指出,反对党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在前几次连续选举中被持续打压,力量已经被大大削弱,但由于其坚持的意识形态,在国内仍有大量追随者。另外,反对党与一些宗教极端势力的牵连,使得其仍然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从2018年起被监禁的反对党领袖卡莉达·齐亚现在也被释放了。
邹应猛总结,如果抗议危机走向彻底失控,军队很大可能通过武力镇压获得更大权力,并趁机直接掌控政权建立军人政府,后续军人政府会组建新政党、通过选举形式继续控制政权。而如果危机顺利化解,军方通过组建临时政府、重新选举,作为主要反对党领导人的卡莉达·齐亚重返政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不过,临时政府还得先收拾残局。
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事态,恢复国内秩序,确保本次学生抗议运动不再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的方式解决,从而顺利恢复民选政府。
为此,临时政府需要协调好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孟加拉人民联盟、其他较小的政党和团体以及参与抗议运动的学生等群体的利益。最关键的是,要让孟加拉人民联盟和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就新政府组织形式乃至重新选举,达成一致,从而顺利实现临时政府向民选政府回归。
“如果孟加拉国内的两大主要政党能够围绕新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权力分享达成一致,应该会是比较理想的结局。否则,不能排除孟加拉国进入一段军方执政时期的可能。”邹应猛说。(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