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人才工作:聚焦引进和培养

2024-10-18     新华日报

李 敬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人才工作,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提出,对人才工作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其人才工作必须聚焦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开源”,不断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已有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人才的高质量成长。党管人才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需充分发挥组织制度的优势,将其转化成为人才治理效能,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工作质量。

始终坚持党对高校人才工作的领导。在前进道路上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始终坚持我们党对高校人才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等的领导。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面临着被“卡脖子”及人才、技术封锁等现实困局。高校承担着科技创新、突破等重大职责,而人才是关键因素。对于人才的引进与培育,特别是针对海外人才的引育,始终要把握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其一,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审查与把关。要始终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审查,决不能将政治把关流于形式。高校人事部门协同组织部、党委办公室、保卫部、二级学院等单位,加强对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的考察,提升高校人才工作的政治站位。其二,重视对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引进人才后,需要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在帮助人才发展专业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党的理论教育,排除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上的隐患。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借鉴课程思政的做法,挖掘与人才相关学科中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内涵;在教育形式上,充分考虑人才的共性特征与个性背景,坚持严肃与活泼、专业与生动的统一,寓教于生活。其三,加强对人才的科学组织与管理。遵循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强化对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与保障,完善相关规章与制度,切实从关心人才、围绕人才、服务人才的角度,坚持破“五唯”的原则,帮助、支持人才的成长发展。

充分尊重人才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内容,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人民观问题上的核心观点,尤其是它所强调的人民是革命的动力主体、人民的需求是革命的发展方向、无产阶级是人民中的主导力量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人民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坚持党对人才的充分领导的同时,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人才引育的过程中,将高校的科研平台、学科发展、科技转化等现实条件充分与人才的专业方向以及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强调一人一策,实现人才与高校的同向发展。一方面,在人才工作中把握整体与个体的统一。“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在高校人才工作中,一方面,要从高校人才整体角度出发,从大环境与政策上侧重对人才发展的全局把握,并在具体工作中认真核查人才的现实情况,尊重与保障人才的个体特性。另一方面,保障高校人才的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统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注重人民生存性、生理性需要满足的同时,突出强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高校人才的引育,不仅需要在工作待遇、生活条件、科研设施等方面进行保障,还要丰富人才精神生活,促使高校人才在愉悦的状态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在人才工作中贯彻“自我革命”。首先,激发人才工作自我革新的精神自觉,推动人才引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基于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各国都瞄准科技创新人才,为引进人才、留下人才以及助推人才发展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在国家政策与保障的基础上,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科研平台,以“定制化”人才发展保障方案,吸引人才的加盟,促进人才的成长。其次,反思人才工作中的不足,把握人才工作中的机遇,应对人才工作中的挑战。自我革命的价值意蕴就在于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实践中检验工作成效。通过反思,自查人才工作中的欠缺,结合人才、学院等他方的评价,不断完善工作方法。面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工作预案。最后,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培养人才自我革新的精神,帮助人才树立自我发展的理念。人才工作不仅要从自身进行反思与进步,而且需要关注工作的对象,即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在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的同时,人才也在工作中进行思考与总结,觉察自身的不足,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辅导员‘教育者’角色发展困境及路径探究”〈编号:SZ20230335〉成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75d8a53c97c12af545522a396b4b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