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小时的发布会里," 徕卡 " 被提及了 88 次,平均不到两分钟一次。
文 / 刘凡 陈泽钧
在 7 月 4 日晚间的小米 12S 系列发布会上," 徕卡 " 被提及了 88 次,超过了小米言之必称的 " 对标苹果 "。
自从今年 5 月宣布与徕卡达成合作后,小米不遗余力地宣传徕卡的意义,强调徕卡在相机行业的历史地位、技术能力,以及与小米合作将带来的改变。临近发布会,雷军微博也是三句不离 " 徕卡 "。
另一边,开创了国产手机联名大潮的华为——也是徕卡的上一个联名方,却做起了完全相反的事。
今年 3 月,华为宣布推出 " 华为影像 " 品牌,宣布将华为在影像方面的技术品牌化,用以取代徕卡的影响,以及统一华为在影像领域的能力。
巧合的是,在小米 12S 系列发布会的前两天,7 月 2 日华为发布了全新影像品牌 XMAGE,同样强调自研影像能力。
一冷一热的境遇不仅是徕卡,也是小米需要面对的现实难题。
折中的 "S" 之名
严格意义上说,小米 12S 系列是小米有史以来第一次推出三款 S 系列机型——小米 12S/ 小米 12S Pro/ 小米 12S Ultra。在此之前,小米 2S 和小米 10 S 均只有一款机型,它们的使命主要是过渡。
从 "S" 后缀和机型变化也能看出,小米并不希望外界将其单纯视为小米 12 系列的升级版,而更想做一个独立的大更新。但另一方面,距离小米 12 系列发布只有半年多,直接称小米 13 显然也不合适,于是便有了折中的 "S" 之名。
在被网友问到 "(小米)12S Ultra 和 12 Ultra 有什么区别 ?" 时,雷军称 " 小米 12 Ultra 搭载骁龙 8,原计划三四月发布,取消了。为了追求更好的体验:我们升级骁龙 8+,和高通,还有徕卡继续调校了几个月。"
显然,雷军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解释了为什么有小米 12S 系列。
暧昧的态度反映了小米的担忧,这种担忧来自过去一年多小米在高端市场面临的巨大压力—— MIUI 被批臃肿、不稳定,小米 11 系列品控出现烧 WiFi 的重大问题。
这两大问题直接影响了去年底发布的小米 12 系列。
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小米 12 系列的首月销量仅为 46 万台,而去年的小米 11 系列首月销量为 112 万台(小米 11Pro 为 2021 年 4 月开售,因此统计数据为小米 11 的 1 月数据和小米 11 Pro 的 4 月数据)。
冲击高端仅仅两年,就疲态初显,对小米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小米 12 系列的继任者,小米 12S 系列的新救星便是发布会上无时无刻不被提及的徕卡。
但徕卡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帮助华为站稳高端市场的徕卡了。
徕卡联名逐渐 " 贴牌 " 化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虽然外界说的都是 " 小米联名徕卡 ",但雷军却说 " 其实是徕卡找我们的 "。
雷军的话可能并不假。在小米之前,去年年中时,徕卡也与另一家国产手机品牌真我 realme 传出过合作传闻。
主动权的变化背后是徕卡联名的快速泛化,徕卡和它的红色 " 可乐标 " 不再像华为时代一样,具有如此高的独特性。
根据 ZAKER 科技统计,最近两年徕卡联名合作的品牌超过 9 家,推出的联名产品超过 11 款。其中仅中国公司里,在于小米联名之前,徕卡就已经与坚果投影、Insta 360 影石、昊翔国际陆续达成了类似联名 / 研发合作。
与小米类似,坚果投影主要面向售价 6 千元以下的入门 - 中端投影仪市场,Insta 360 影石则是一家运动相机厂商,主营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这两家公司同属消费电子行业,也同样希望借徕卡之名,提高品牌溢价。
包括小米在内,这些联名厂商在品牌力上都比华为弱得多,且联名后截至目前也未取得像华为一样相互成全,提升各自品牌力的成果。逐渐泛滥的联名,反而削弱了徕卡的号召力和含金量。
在 " 徕卡相机中国 " 官方微博一条与 Insta 360 影石的合作消息下,就有不少网友调侃 " 那么缺钱吗?"" 联名比做相机来钱快是不,尝到甜头了这是 "……
对小米来说,这些问题可能也会被重新提起,冲淡徕卡联名带来的品牌附加值。
更不可控的是,正如徕卡会主动找到小米,徕卡也可能找其他公司做类似合作。对追求差异化和独特性的高端手机市场来说,届时小米会越发被动。
华为的去徕卡化经验
在前几日的华为影像 XMAGE 发布时,华为这样解释当初与徕卡的联名," 在探索初期,我们希望能吸收传统行业的经验,于是有了与徕卡的合作,将色彩与影调表现力引入到移动影像领域 "。
简单来说,那时(2016 年)的华为就像现在的小米一样,同样在冲击高端市场,同样需要强力且快速的品牌和技术提升,于是徕卡成为了被选择的对象。
而在解释为什么发布华为影像 XMAGE 品牌时,华为的理由是," 来自传统行业的经验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们进一步突破的需要 "。
虽然言语间不乏营销痕迹,但已经在中国市场确立了高端地位的华为,显然不需要徕卡这块招牌了,独立品牌反而能更加彰显自身实力。
这也是高端手机市场另外两大品牌,苹果和三星的共同点——不借助外部联名,依靠自身技术和品牌拿下高端市场。
对小米来说,无论联名徕卡是否成功," 去徕卡化 " 都应该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