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者终成恶龙,一生陷于矛盾之中的乱世枭雄-曹操

2023-08-19     渺茫的风景

原标题:屠龙者终成恶龙,一生陷于矛盾之中的乱世枭雄-曹操

导语:“既然我已经踏上了这条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谈起三国,那么这个人必然无法避免,他的一生充满争议,充满绯闻,后人批判他为汉贼,但是殊不知他的原意是想匡复汉室,从未有过称帝之心,但是事与人违,他心心念念想要做一个汉室臣子,最终却亲手葬送了汉室。

这个人就是三国第一枭雄曹操曹孟德。

为什么说曹操的一生非常矛盾呢?曹操的一生有过华夏男儿的热血,有过青年一代的激情,有过匡扶汉室的理想,但是为何后来越发迷茫,逐渐偏离了青年时期的理念了呢?

因为曹操的一生是在各种理念撕扯之下度过的,他经历过知己的背叛,遭受过皇帝的暗杀,见到了士族的冷血,或许正是这些经历才使得曹操这位屠龙者最终成为了恶龙。

一:曹操的出身和他青年时期的经历

曹操并不是布衣百姓出身,他出身在宦官之家,他的父亲是宫中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曹腾后来当上了中常侍,整个曹家都颇有地位,并且曹腾在为官期间为人忠厚,忠心不二,多次举荐贤臣,在宫中声望很高,但是曹腾去世之后,宫中的形势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曹腾去世后二十年左右,朝廷内部爆发了党锢之祸,宦官开始大肆屠杀士族,许多有声望的士族都被杀光杀尽。

曹操身为曹腾的孙子,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宦官一派的,但是当时的曹操不仅没有加入宦官队伍,反倒积极联络士族,他羞于与宦官为伍,彼时的曹孟德心中明辨黑白是非,青年身上的一股正气横溢。

曹操年轻时非常上进,他在二十岁那年就举了孝廉,随后在洛阳担任北部尉,大概就是管理当地治安的。

并且曹操任职期间非常公正,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曹操都会严格按照律法执行,颇有几番青天大老爷的感觉,随后的曹操在仕途上一路长虹,但是由于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也得罪了不少人,如果不是曹腾的影响,曹操可能早就脑袋搬家了。

二:经历三次背叛,屠龙者终成恶龙

曹操在做官期间意气风发,心怀理想目标远大,当时的曹操一腔热血,他相信自己,相信身边的朋友,也相信汉室终有一天会被复兴,而自己则是汉室的臣子,但是曹操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最终竟然成了汉贼,或许是三次背叛寒了曹操的心,亦或许是曹操自己暴露了野心。

第一次背叛:平定董卓之战。

大家都知道董卓进入朝廷之后独揽大权,要挟群臣,对朝廷构成了很大的危害,人人得而诛之,十八路诸侯因此集结一起商讨讨董大事,袁绍正是盟主。

曹操身为一代忠臣,自然没有缺席,表面上他们扬旗讨董,但是真到了打仗期间十八路诸侯却是各怀鬼胎,各自为营,唯有曹操一人是发自内心想要维系汉室存亡。

这些士族子弟们平日里一口一个汉室,一嘴一个天下苍生,但是真到了用到他们的时候,却是一个比一个奸诈,这让曹操感到心寒,他曾天真的以为士族的理念就应该是坚贞不移忠贞不屈,但是直到那一刻起他的理念被破灭了,而浇灭曹操理念的正是这群他曾经最相信的士族。

第二次背叛:故人知己的背叛。

讨伐董卓一战让曹操看清了袁绍的为人,也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但是曹操的身边并不是一个人孤立无援,他的身边还有两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是鲍信,另一个是陈留太守张邈,这两个人同曹操交好,情谊深厚,不过鲍信死于平定黄巾军暴乱一战,留在他身边的就只剩下了张邈。

张邈在曹操出征之际第一个响应他,就连曹操出兵讨伐董卓时也只有张邈派出了军队接应他,曹操在出征时甚至将自己的家眷托付给张邈,但是在曹操东征徐州之时,张邈却在后方联合吕布偷袭兖州。

或许是由于曹操在徐州大肆屠城,亦或许是张邈本人认为曹操会对他动手,总之张邈背叛了曹操,曹操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收复兖州,但是自己也伤亡惨重,昔日的知己也被曹操下令夷灭九族。

第三次背叛:汉献帝刘协“衣带诏”。

见识了士族的冷淡,经历了知己的背叛,曹操心中其实还有最后一丝信仰,他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兴复汉室,守卫汉都,但是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汉室的皇帝。

曹操在都城奉天子以令不臣,当时的局势非常紧张,北面袁绍,南面孙氏,西部马腾,都在紧紧包围都城,但是曹操没有畏惧,可是汉献帝的一个衣带诏却打碎了曹操最后的信仰,其实站在汉献帝的角度来思考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有董卓这个前车之鉴,所以汉献帝也不得不防。

但是正是这一个衣带诏彻底击碎了曹操的内心,曹操心中的那份坚守也被撕毁,曹操将密谋杀害自己的那些权臣全部处死,随后彻底和皇帝翻脸,屠龙者最终成为了恶龙,汉臣也彻底成为了汉贼,曹操也亲自葬送了汉室。

三:始终没有称帝,仿佛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曹操的一生,纠结,辗转,矛盾,但又无法回头,就像当初他误杀吕伯奢一家一样,错杀了自己的恩人,曹操的内心又怎么不会充满愧疚呢?

但是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那句经典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也确实是曹操说的,但是话语中表达更多的是凄怆,是懊悔,而非野心。

曹操活到了最后,屠龙者也终究成为了恶龙,那个昔日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匡扶汉室的青年男子,最终却变成了葬送汉室的恶人,曹操亲手杀掉了昔日的自己,也送走了那个年少的阿满,但是一切真的是曹操自愿的吗?在那个乱世之中,如果曹操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可能他早就沉埋土中。

后来的曹操加九锡,称魏王,却始终没有称帝,他所做的一切仿佛是在告诉世人自己也只是迫不得已。

曹操的所作所为就好比现如今的我们,儿时立志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到最后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亲手杀掉了那个昔日的自己,曹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亲自称帝或许是他漫漫人生中最后的无声嘶吼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d84827aece826e0c65f68487888b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