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OM架构密切相关的三个典型问题

2022-06-28     谷器数据

原标题:与BOM架构密切相关的三个典型问题

车企中有很多BOM问题是由BOM的技术架构决定的,与BOM架构相关的问题中,有三个较为突出的:

一、数据冗余问题

数据冗余带来的问题非常明显:同一份数据在产品上被重复定义,必然带来产品数据不一致性,不一致性带来的问题是变更管理的问题。当同样的数据被定义在两处甚至多处,发生设计变更时,必然要考虑如何同步的问题。另外,数据冗余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量增加,数据维护困难。

很多企业至少在研发端的BOM都按照超级BOM模式进行组织,这是否解决了数据冗余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超级BOM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这一问题,但超级BOM本身也存在一个如何搭建的问题。如果超级BOM本身的架构不合理,则这一问题还是显得非常突出。

二、不同形态BOM之间的转换问题

不同形态BOM之间的转换问题,尤以工程BOM到制造BOM的转换为典型,是制造业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大部分传统车企,工程BOM的搭建只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导致结构层级与CAD结构比较接近,而对BOM应用部门的要求考虑得比较少。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制造BOM干脆另起炉灶,由下游的制造或者生产物流专门组织人员基于研发、采购和工艺等部门提供的文件重新搭建一套制造BOM;另一种情形是直接将工程BOM上的设计虚拟层级带到制造端,使得制造BOM效率极低,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这两种情形的根本原因是,很难实现由基于设计角度出发而定义的工程BOM向面对生产的制造BOM转换,特别是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同步将变得极为困难。

三、配置信息的传递问题

配置信息的传递问题在当前企业中也是比较突出。国内很多车企配置化信息实际上没有被充分利用,基本都停留在配置表作为记录产品信息以供下游参考的表单,研发端的BOM虽然以超级BOM方式组织,但真正利用配置信息进行BOM解析的很少,到制造端就更难了。

从数据组织方式来看,研发端的BOM往往会基于设计的需要定义一些中间层级。配置化信息往往作用在这些层级,而这些层级无论是制造、试制、售后甚至研发端的成本分析、重量管理都可能不需要。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当BOM向其他领域传递时,这些配置信息就“丢失”了,需要各个业务领域重新梳理配置关系,这就导致了各个业务领域所需的BOM事实上完全独立,不能贯通。因此,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导致上面讲到的第二个问题。

以上三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BOM如何搭建入手,而不是固守已有的搭建方式不变去找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b07eb28292db69f283f539a4acd8af.html